作者 蕭 欣翹

「教師戲劇欣賞及劇評寫作工作坊」學員,第十七屆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第十八屆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

    把想法打開——觀《生命百寶箱》

    此場演出的兩套短劇,其豐富的情節及生活化的主題能吸引觀眾,可是筆者認為若能讓觀眾參與更多,如體驗成為大頭兔或討論議題,短劇的主題則可以更深入觀眾心裡。

    對生命的思考

    舞者漸漸地回到生命的原點,看似簡單純樸的,又繁雜多變,以極之緩慢的形體動作,從急促的日常,盡可能把握逝去的記憶,好像時間被延緩般,記憶被重新構建。

    聽弦樂觀光影的體驗

    公園外車水馬龍的聲音,早已注入這美妙的演出當中,顯然,這種聲音並不會出現在正式的表演場所當中,而這實在的,貼近日常生活的聲音讓藝術更為「貼地」。我更想過,若這演出不選在公園內,而是在巴士站、行人天橋或一些人來人往的區塊,會否有不同的效果?

    停歇中回味——觀《我老豆揸巴士》

    現代社會中人際關係的疏離,在劇場的空間中得以改變。一路上,演員與觀眾的交流很多,雙方的互動不少。演員以口述、圖像激發觀眾對舊澳門的想像,並由「老豆」講述以往「揸巴士」的趣事;觀眾則以自身經驗為故事進行建構及延伸,拿著演員一早準備好的黑白照片遊歷澳門。

    開始飛翔的日子——觀《青鳥》

    最終,此劇似乎沒有給予一個確切的答案,但答案卻是不言而喻的——蒂蒂爾漸漸發現了「青鳥一直在身邊」;「偶」的呈現亦如青鳥本就存在於蒂蒂爾內心之中,呼叫著蒂蒂爾。原來他並不需刻意尋找,便已擁有著牠。

    真幻國度──《神燈》

    以上種種,讓觀眾觀聽時感到真實,又感到虛幻。小朋友大朋友也會在生活中不斷遇到這些困局──我應不應該和別人分享?幫助那老人家好嗎?

    童趣——談《魔法音樂小王國》

    這裡有說書人,其角色在此音樂會中是主持、聲音導航、講故事姐姐。若沒有了她,小朋友可能沒法知道舞台上的運作。整個演出中說書人坐在舞台右側羅馬柱下,穿着一條淺色的裙,像童話故事裡的小姑娘。故事開始了!樂曲與樂曲之間,由王子故事穿插而成。說書人的聲線溫柔吸引,講述短短數句的故事內容,便帶觀眾走入故事中,繼而走進樂曲,觀看這個魔法世界,不同風格的樂曲在故事的發展下,顯得分外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