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

完美的家庭存在嗎?淺談《宜民傢俬店》的劇本、情節、佈局和其他

故事的發想著實創意十足。一般而言,我們會較傾向把這四人定義成同居友人,而非家庭。在社會夾縫中生存的他們,一邊嘗試鬆動社會的定義,從起初的煮飯仔到真正組成「家庭」,彷彿迎合社會對組成家庭的期望和規訓。失敗者的位置何以讓這些人聚在一起,構成這個特殊的群體?

用肢體來代替講話好嗎? ——談三個舞蹈演出中的語言

看編舞家如何詮釋文本,如何使用語言拓展舞作的深度,舞蹈與文本互相交涉,本身也像一支舞;但若然與文本、話語步調不一,又會否演變成跟自己打了一場架?上半年觀看了三個舞蹈作品《當打之年》、《我本楚狂人》與《舞 ‧ 渡 ‧ 海》,當中就有如此感受。感覺有些時候,某些作品還是少說話,多跳舞比較好。

《東西》:人生「話」長卻又苦短

八人分別交替演出,除了帶出回憶感,亦令觀眾有代入感,同時更帶出各人所重視的回憶到底是什麼。再來是穿插不少歌曲,演員的演唱表現令氣氛眼前一亮,令人享受。

桃花全非,人面依舊

作為過客,一年一見,家明麗珠本質上沒有見證小城的變遷,但實際上小城卻成就了他們,容下他們二十五載裡的二十五天,那間房就像雙方的興奮劑。

低度連結的親密關係:《明年此時》見證愛情保鮮方式

他們是活在平行時空下才能譜出愛歌,不然他們早就放棄彼此的家庭,共渡餘生。他們的關係很接近部分現代人追求的戀愛模式,像是出租或是網路情人,彼此有各自的生活空間,不會太花費精神、時間及金錢的戀愛關係,Same Time, Next Year,正正體現出愛情的多元模式。

《明年此時》︰寫實背景下的離奇關係

通過每年一次相見,他們得以了解彼此生活的軌跡,而在時代車輪滾滾向前的二十世紀末,只有身邊那個人和福隆新街從來不變。導演莫家豪將《Same time, next year》做了本地化處理:不僅換地點換身份,連時間線也向後推至一個「更澳門」的位置。

看兩套首次粵譯的劇作

雖則那些熱淚盈眶的瞬間大多都因為曾經失去或錯過才出現的,不又反證「好地地係唔得嘅」的事實嗎,人類始終是別彆扭的一群生物,不過這又是之所以有故事的原因。

驢得水01

《驢得水》觀後記

今趟在澳門以廣東話演出的版本,整個團隊也花了很多心力處理這三道問題:如何拉近這齣戲與澳門觀眾的距離?如何才能讓觀眾思考?如何讓演員做到這齣戲?

《野花》中的孤傲之花

《野花》並非苦澀艱辛的作品,節奏高頻卻不感緊張,舞者能量高漲魄力過人。舞者主要的擬化對象是花朵,因此形體上營造萌芽狀態下的野花,手的扭動、腰的婀娜和臉的笑容等姿態細膩;後半段中,倔強的生命力伴隨大舞步動作的搖擺、旋轉,對比強烈的張狂。

為甚麼要嚐澳門街味道?

整體而言是個雅俗共賞的作品,鬼馬確是貼題。古典與流行,創新與過去,上一代與下一代,互相滲透。只是,作品最尾只能籠統地把「澳門街味道」變成一種集體回憶的味道。說到底上一代與下一代失去的連結是甚麼?一個人與一片土地之間失去的連結是甚麼?故事裡似乎未有加以探討。

《鬼馬音樂狂想曲》談古典音樂的讓步

筆者難免聯想背後古典音樂和其他元素在話語權上的議價,製作團隊似乎過於在意古典音樂無法取悅觀眾,因而作出了相當大的讓步,例如「澳門街味道」的主題,政治正確之餘亦「易於入口」,至於其他喜劇元素、親情元素等同樣是幾近「不敗」,深度與否的問題姑且不論,從趣味性及娛樂性而言,確是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不會是「含笑半步釘」吧?—《浮生記》觀後感

明明講的是死,但都死得十分可笑。一開始我十分不適應,因為我預期這是一齣在中國歷史上輪迴的悲劇,整個演出跟我的預期存在差距,但看到第二、三場,我也隨著其他觀眾笑了,好了我當它喜劇,心情就好多了,人生也不過一場消費,正如編劇將這些悲劇角色,慘痛的歷史,放在如此輕薄的情節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