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周邊社區(下)
社區藝術文化項目可以為居民帶來什麼?在我們已有了發掘社區的初衷以後,如何行動和持續又成了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至少在我本文提及的項目裡,我確實地看到居民對項目的共鳴和回應,以及創作者以時間和心思來逐步實踐的過程。
社區藝術文化項目可以為居民帶來什麼?在我們已有了發掘社區的初衷以後,如何行動和持續又成了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至少在我本文提及的項目裡,我確實地看到居民對項目的共鳴和回應,以及創作者以時間和心思來逐步實踐的過程。
觀看《未境作業》,更多思考的不是演出所面對的一個小時,而是構成這一小時的,之前與之後,過去與將來。在台下,這些變化一點點地改變着他們的過去,創作團隊在這些年來,花下的心思和時間功不可沒。此外,結幕後和場刊裡也發現,他們常常提到演出「玩」得很開心,現場觀眾和演員也笑聲不斷;但我承認笑和玩的背後,我還是有猶豫與不安,我明白社會眼光和態度不能迴避。
若想像置身另一個黑暗的星球,無法看到身邊的事物,沒法和親近的人在一起,而決定是否光亮的人並不在於自身,這樣的說法是建立互信,還是互相猜疑?而我的感覺,更在於激發起身體純粹的慾望,並忘記當中可牽涉的情感,作為觀眾的我,其實無法在這個場景設置中,尋找到足夠的安全感,可以安心脫掉身上的保護罩。相較把我帶來時的溫暖,室內的氣氛是相對冰冷與無助。
簡單寫意,帶著淡淡哀愁的氣氛,人之間若即若離的感覺。六年前的版本在整體氣氛的渲染上,留有較多空白,兩人之間口中雖說是愛得深,但還是保留一種不確定的熟悉感。是次版本,無論佈景主調與氣氛渲染上,顯得更實在,二人的關係也更外露,甚至是有點赤裸,我覺得,那更貼近這次創作團隊個人的感情觀,這或許也跳脫了劇本原有的質感。
台上唯一的角色是孤獨的,她/他在自己的世界裡掙扎、對抗,外人無法滲入這個空間之中,但同時我也在她/他身上找到一束恆久的光,這束光來自於主體對外界份外的敏感與好奇,正如在紛亂的社會裡,尋找與社會對話及抗衡的方式,也成為保護的屏障。
在小戲節駐節藝評人的討論會上,藝評人紛紛談論到「偶」的定義。「超親密小戲節」的英文名稱選用了“Puppet Festival”,無可否認,談及Puppet時,閃現在我腦海...
如果在世上不同的時空裡人該被賦予一個稱號,才可以穩定體重立在空間之中,那二零一四年十月廿四日晚上七時半,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排隊時擠不進前排座位的我,可勉強稱為海外...
主持︰莫兆忠 發言人︰王禧彤(港)、譚小西(台)、喬亞(澳)、黃汶欣(港)、梁倩瑜(澳)、黃景業(澳-觀眾) 、鄭曉文(澳-觀眾) 《非現實現》 (澳門創意...
主持︰莫兆忠 發言人︰潘淑盈(澳)、梁倩瑜(澳-觀眾)、譚小西(台)、芳萭(台)、張楚誠(澳)、甄國暉(港)、鄭曉文(澳-觀眾)、黃景業(澳-觀眾) 潘淑盈(盈)︰可能剛...
主持︰莫兆忠 發言人︰譚小西(台)、芳萭(台)、甄國暉(港)、余詠芝(澳)、梁倩瑜(澳) RAFE仔音樂馬戲奇遇夜 (Rafe)、周雲蓬詩@歌夜航船 譚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