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

游離大海與竹棚間的《舞.渡.海》

在整體呈現上,三段編舞並無串連,但也沒有讓觀眾知悉可能是要獨立觀看每個作品,筆者見大部份觀眾在觀看過程中的思緒不能集中或不知如何集中。另外,演出期望值與現實觀感亦有很大落差,無論是「望海」的主題或竹棚的「賣點」都未有發揮到最好的作用,實屬可惜。

當《聶小倩》的主角變成了寧采臣

事實上,今年台灣的戲曲藝術節中就有不少作品是很大程度地結合了傳統戲曲與當代劇場元素,展現了表演藝術的繽紛。不是說傳統戲曲都必須變得「當代」,而是這藝術本來就有無限可能,是一個光譜,每種顏色都一樣美麗。

藝術外賣:買一份獨一無二的體驗

在今年的版本中感受到一種「開放」與「共享」的心態,從最初「獨享一份的藝術」到如今「共吃一份甜點」。若是用TikTok熱門標籤作比,便是從#foryoupage#到#foryourspage#,儘管還是外賣的形式,但表演走進校園、公司、走進人群,似乎又回到了在劇場中表演的樣子:給更多人感受同一種美。

回望、穿越與轉化——談澳門藝術節三劇作勘探歷史與空間的不同方式(上)

《睇樓團》的再版,從著重通過體驗環節,引發觀眾對大屋產生珍重之情,轉為加入歐陽氏的第一身角度,以原本不足為外人道的家事,揭示清末華商盧九的生平,將之與時代背景扣連,呈現盧家在百年前的社會脈絡中的處境,以盧家人的命運探視澳門曾經的一段過去,並對大屋所象徵的「榮華富貴」的背後代價進一步詮釋,較第一版更能引發深刻的思考。

白去

把娛樂充滿自己的生活不是逃避嗎?你娛樂我,我娛樂你,不是逃避嗎?不是忘記了自己終將離去嗎?不是忘記了娛樂你的人終將離去嗎?

當劇場遇上社區導賞——談藝術節三個本土作品

居民們除了以社區的歷史文化自豪外,更往往有一種急於表現的態度,彷彿自己的社區總是不夠被全體市民所重視一樣,不禁令筆者細思,這些社區藝術的劇場演出,到底是為了向觀眾傳達一些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訊息,還是為了滿足社區本身的文化自豪感?

策展失敗的舞台美學展

展覽中的拼貼式的展示手法,讓作品肢離破碎,至少筆者看完展覽並沒覺得像官方所言「走進舞台空間,感受舞台藝術的魅力」。只得說,策展人或許沒從觀眾角度思考。

小眼睛看第三十一屆澳門藝術節

剛過去的澳門藝術節,因為疫情影響了國際團隊來澳,故節目以內地及本地的演出為主。本年度藝術節「闔府統請」類別中,演出並不多,我觀看了來自本地劇團夢劇社的《路.遊.戲》以及葡籍現居澳門的藝術家伯納多.阿莫林創作的《反轉澳門——魔法城市歷險記》。

回應《大堂巷七號》導演的話

如我文中所言突然變成「導賞」,一來失去其迷人之處,二來正是那種抽離,讓我覺得那些聲音失去說服力,因為假如那是「導賞」的話,當下「誰描述歷史」便變得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