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土壤培育出怎樣的人才 ——布拉格的劇場生態分享
這幾天,澳門那個關於集文化藝術教育康體……於一身的綜合體場地問題成為熱話,碰巧布拉格這幾週有一個舊劇場「招租」,一直想向大家介紹一下中歐的劇場生態,就去了場地拜訪,與亞洲的表演藝術同好們分享。
先來簡介一下布拉格戲劇的背景資料。
首都布拉格的人口有120萬,大概是澳門的一倍,但大小劇場 ── 幾個國家劇院與一眾小劇場加起來有40多個(不計專做遊客的商業黑光劇場,那些都不被戲劇界接納為藝術)。週末平日,早上夜晚都不斷有戲上演,不論小朋友年青人成年人家長老人家, 進劇場看戲都是平常活動。而且經常看到學校於日間帶小學生進國家劇院小劇場(就像澳門文化中心小劇場的大小)看現代偶劇,有些學生們都學著大人般盛裝出席,很尊重劇場文化。從小就培養他們的藝術素質,難怪於戲劇、音樂、電影、動畫、建築、當然不少得文學及其他各種藝術形式,捷克這個神秘的中歐小國都能獨樹一幟,培育出讓世界驚艷的藝術家。
好,那麼40多個場地,全民天天有戲看的局面,到底是怎樣來的?
布拉格好在是仍然有「地方」讓藝術家落腳。以世界知名旅遊都市來說,不是應該寸金尺土嗎?是,但「金」不是只以房地產值去衡量的金錢,文化藝術教育環境保育等等,無論政府或人民亦認為是有價值的事 。「發展」一詞,也包括人民文化質素的提升,因為只有錢的話,不能讓一個地方形象昇華到國際認同的水平。
經歷過共產時代的捷克,很多當時公有化的地方變成閒置空間,近年經濟開放後,便逐步被修建、釋放出市場。這裡有一個連結,就是一個翻新準備中的舊場館,要開放給團體駐場運作的例子: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646679322227278/
有點像澳門崗頂劇院吧?不過,很殘舊啊……對啊!別以為大家的排練室都有地膠冷氣水機啊~像《歌聲魅影》那樣殘破的舊劇院比比皆是。但對一眾表演藝術者來說,有場地可以醞釀、展示、停留,慢慢經營團體及作品,再讓觀眾找到他們,是很重要的。
這種地方有時是政府物業,但也有私人擁有的,其中不乏業權人原本打算改建為商業藝術投資用途,最後與劇團合作過後發現能帶來很好的人氣和成效,轉而讓劇團繼續駐場營運下去的例子。
這個「新」的舊場地就屬於附近一所大學的,現在屬於零號(Ground Zero)的階段,話雖如此,其實去年已經開始有三個團一起駐場,分用這個地方做實驗性演出了。但場地仍然需要逐步和各單位談判及申請資金,以進行整修。聽負責人說他們也會外借作電影拍攝,交換條件為拍攝單位需把場地修復好…… 要做好一個場,他們各盡其謀。
這個場地怎樣運作呢?簡單來說,就是大學希望把這個空置劇院搞好,但沒有龐大資金,有心的創作人就成立了一間非牟利製作公司(Production House),另設劇團駐場創作之餘,再邀請其他創作人分用場地,所以除了自己主團,再租給兩個團體分用,也會特邀其他團體來表演,增加場地曝光率。駐場期開放一年,並對團體加以不同的製作協助,例如宣傳、基本燈光音響設施、儲物間(其實是從前的包廂位置Balcony Seat ),另外還有兩個於市中心的排練室供輪流使用。劇種指明是要實驗性質的戲劇、舞蹈或任何表演形式,絕不做主流經典話劇,除非創作是把經典劇另類化*。這種清晰的Dramaturgy(我暫譯為「戲劇策略」)對這裡的場地品牌營銷是很重要的,因為不同的觀眾群/ 劇評人會自動找出適合自己的劇場去查閱其劇目,亦有助各方面交流並檢視自己的創作方向。
最令人期待的一環來了——錢錢錢錢!所以這樣一個地方,租金多少呢?先估一估算…… 劇場,未計將來會修復的舞台,現在倒置使用的觀眾席空間,台面為14米X14米的平地,視乎觀眾席放置方式,能坐60至120人;包水包電(這邊暖氣很重要!),還包括之前提過的排練場、宣傳、基本設備和一個支援技師,條件是劇組每月需至少演出兩次,有製作公司幫三組人協商演期及宣傳。劇院是獨棟的兩層建築,雖然現在環境還不理想,但也不會有建築地盤、工廠大廈或廣場的噪音滋擾,地點近市中心,大概15分鐘地鐵或電車就到。那麼,你猜大概多少錢呢?三團分租的話,每團每月…葡幣八千好不好?不好?場地太髒,你不想進去排練?那…… 每團五千好不好?不好?洗手間要大修才敢用?那……每團三千好不好?… 三千?就三千?好吧,其實只是演出進去嘛,排練場在其他地方。不過,他們說還不夠好,就租一千三。葡幣一千三百元,一個月。這個地面面積可能有愛都酒店三份一至一半大的劇院建築,另加兩個排練場,只供三個成長期的「小團」演出用。一 千 三 百 元。
我也有問過,雖然這樣有政府或機構資助的場地不少,但以捷克小劇場普遍就葡幣七十元的票價,戲劇人能維生嗎?除了一些經營小劇場已久的大團、國家劇院及市立小劇院的固定員工收入比較有保障外,其他人確實也跟全世界戲劇人一樣,無論戲劇多發達,戲劇人多發不了逹;很多專科畢業生還是要日間賣鞋沖咖啡,工餘在這種小劇院裡聚首苦幹,也許一毛錢也分不到,但仍然繼續做著。戲劇,說到最後,專業不專業也好,還是要懷著那股熱情才幹得下去吧?可幸的是,歐洲人普遍了解,生命最重要的不是錢,而是這類不能計算的東西,所以無論是觀眾還是家人,以至政府,也很支持藝術行業。戲劇史的老師就曾理直氣壯的跟我們說,戲劇都需要資助才能專心做好藝術探索,避免變為純粹商業娛樂。戲劇人要自我鞭策之餘,社會明白騰出空間讓他們自我發展是很重要的。與其空降一隻大白象,不如提供空間及支援讓實際經營者逐步醞釀及完善所需,可能更適得其所。怎樣的土壤培養出怎樣的人才,想要一個卡夫卡?赫拉巴爾?哈維爾?Miloš Forman?Jiří Trnka? … 由空間做起吧。
2015年4月15日 寫於布拉格
*中歐會使用Alternative 一詞,暫且譯作「另類化」。要簡短定義有點困難,去年暑假就在「自家劇場」的「Night-change沙龍」中分享過,未了解的朋友有機會再一起研究。沒有一錘定音的標準解釋,只能說大部份是不從劇本出發去建構演出;而對於使用現成劇本的,其中一種說法是,當創作人志在表達的是自己的意念(Concept)及對劇本的全新詮釋角度,而非以追隨原劇意念為依歸,在內容及形式上也貫徹而大膽地呈現了一種對比原劇的新面貌,乃至製作的過程也未必遵從傳統的戲劇習慣,此時即使引用經典劇本出發,亦可論作Alternative Theatre——「另類劇場」。
校對/趙七
攝影/林婷婷、趙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