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從小紅書再看澳門藝術節
上一年寫了《在小紅書上看澳門藝術節》,今年我對這個主題依然有興趣:上一年因疫情取消的《小珂》、《我是月亮》、《厄勒克特拉》三個劇目今年再度上演,如今進劇場也沒有社交距離限制和必須佩戴口罩的要求,劇場終於終於回到了常態。我再一次選擇小紅書作為觀察對象是因為這個平台在後疫情時代提供了更多「深度遊」的信息,甚至在今年出現了如「@澳門演出活動Macau Show」以及「@吸點藝術 澳門演出攻略」這種專門推廣劇目信息的帳號。
先按時間線來清點這些貼文,在時間線的分類上可以歸為「活動宣傳期」和「正式活動期」兩個階段。多數觀眾會選擇在演出結束後的1-3天內發佈演出相關的貼文,在活動結束後(6月)則不再出現藝術節相關新貼文,因此不將後續時間列入考慮。
時間 | 階段 | 發佈內容 | 發佈者 |
3/15-4/26 | 活動宣傳期 | 演出信息、票務轉讓、活動介紹 | 劇目推廣平台、官方帳號、個人KOL |
4/27-5/30 | 正式活動期 | 活動主辦宣傳、延伸活動分享、觀眾觀後感、演出推薦 | 演出觀眾、官方帳號、表演者、後台人員 |
在「活動宣傳期」階段的演出推廣包括將「澳門藝術節」視作大型活動的推廣和針對每一劇目的詳細推薦,其文案及圖片皆來源於藝術節官方網站和澳門售票網的相關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在澳門藝術節官方網站中有「導賞文章」和引用先前劇評人的評價,但這些信息並未在小紅書中出現。多數時候這些宣傳貼文僅僅是發佈演出的時間、地點、票價(及購票優惠)和劇目簡要介紹,並未有「推廣」或是其他提高潛在觀眾對演出的理解的意圖。此外,由於開幕演出《春之祭》在開票後的五天之內迅速售罄,也有觀眾在小紅書上轉讓和收票。在澳門的劇場觀眾內部可以透過人脈關係或是在Facebook上發布貼文進行轉票,然而,對於外地觀眾來說,要找到一個可信、可行的平台卻不容易——這一次的首選竟然是小紅書,著實令人意外。
「正式活動期」的第一篇活動相關貼文是由「@Lin.澳遊記」發佈的藝術節延伸活動「藝人談」,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知名藝術家楊麗萍。在這個博主的貼文最後,她不僅肯定了藝術節延伸活動,同時「點讚」澳門文化局,並認為「澳門在文化傳播、本土文化傳承方面做的很好」、「本藝術生在澳門生活真的太幸福了」。開幕演出《春之祭》的相關貼文共有16條,發佈者包括創作者楊麗萍本人、舞者、觀眾——這比去年最熱門《汪明荃與中樂團》的貼文數還要再多三條。幾乎所有觀眾都被《春之祭》深深震撼了,如「@Q仔」認為「很精彩,謝幕時掌聲、喝采聲不斷,這錢沒白花」,觀眾「@青瓜焗大蝦」感覺看完之後「如鯁在喉,鯁的很徹底,所以我們都在輪迴」。
時間 | 演出名 | 劇團 | 相關貼文數 |
5/6-7 | 解憂雜貨店 | 祺天文化 | 10 |
5/26-28 | 海洋協奏曲 | DKS上海 | 6 |
5/26-28 | 砂煲罌罉嘉年華 | 澳門土生土語話劇團 | 3 |
5/5-6 | 我是月亮 | 鼓樓西戲劇 | 2 |
《解憂雜貨店》收獲的熱度令人驚訝,大概是因為這個演出本身在內地巡演場次較多,已有一定好評(豆瓣評分7.9),甚至在豆瓣演出條目下都有澳門場次的觀眾評價。《海洋協奏曲》的貼文主要發布者為工作人員「@KateC」,此外還有一條是由澳門觀眾「@澳門栢栢媽Karina」發佈的觀後感,認為孩子在觀看演出的過程中參與度高、非常投入。除了上述標明的四個演出之外,其他演出的相關的觀後貼文都僅有一條(《海王星》甚至沒有相關貼文),有的博主將觀後評價集合在同一篇中,如「@澳門好戲劇」點評了NT Live放映與《凝動時空》、「@澳門藝文Tart」的小結中提到本地作品《我想行開下》和《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2.0》。奇妙的是,這兩位博主都是澳門人,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本地觀眾在選擇劇目時與外地觀眾的差異。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且一年只出現一次的土生土語話劇,《砂煲罌罉嘉年華》不僅吸引外地觀眾前來欣賞,也通過場刊講出了舞台上沒有的歷史。觀眾「@白日昭之」從場刊上讀到關於土生土語的故事,認為「有劇團堅持30年試圖留下和傳播這門語言是一件非常感激又敬佩的事情,謝謝為此堅守的每一個人」;香港觀眾「@蔡啟光」也在貼文中展示了場刊資訊。在今年的本地作品中也有不少鄭重對待場刊的演出,如3月的《西哈諾》和6月的《最後一個人類的回憶錄》都在場刊中講了劇場裡沒展開的名詞釋義。
今年沒有劇團像《九聲》那樣給劇目作推廣,因此在貼文中多數都是真情實感看了的觀眾自己的感受,評價也從一片叫好到對創作有一定思考,比如在《砂煲罌罉嘉年華》的相關貼文中博主「@白日昭之」認為坐前排有參與感,但是作品中「Angelbaby的故事線可以繼續打磨」,「@澳門藝文Tart」表示《解憂雜貨店》最後心靈雞湯的部分太過刻意;對《我是月亮》感到較為失望,「角色描寫皆點到為止」。這些評論令今年的貼文更具趣味,儘管我無法確認通過前期的推廣究竟吸引了多少觀眾,但觀眾不再只是「進劇場感受藝術帶來的震撼」。
這裡不針對某個演出具體描述了,我還是想繼續談本地演出的宣傳。前面講到有貼文和沒有貼文的演出,《海王星》稱得上是今年藝術節中(根據個人觀察)本地觀眾評價最高的作品,但是在小紅書上沒有一點水花;而另外一個被標為「本地製作」的舞蹈作品《寂寞俱樂部》就連上座觀眾都不滿半場,再一次引發了劇場觀眾對於「叫好與叫座」的思考。
本地演出並非賣不出去,好作品換個城市一定有人買帳:今年2月石頭公社的《挫敗之慾》和破藝術工作室的《藝術外賣2.0》接連在香港大館上演,並收穫眾多好評;那麼澳門好作品擺在澳門呢?買帳的似乎依舊是澳門本地忠實的劇場觀眾;外地觀眾依然是為熱門外地作品(如《春之祭》和《解憂雜貨店》)掏腰包。是這樣的,如果說2023年依然受到疫情限制未能邀請外國藝術家來澳,那麼我想在疫情已經完全沒有影響的2024年,不論是外國藝術家還是內地藝術家總有其新鮮之處,相比之下本地作品在大型藝術節慶中將仍處於較弱勢的位置。
去年講到的問題其實沒什麼改進,在這一年裡並沒有看到某個劇團為吸引潛在(本地/外地)觀眾作出太多營銷上的努力。儘管由於演出量暴增,今年不止一次看到劇團/觀眾表示「賣不出去」、「戲多到疲勞」,但好像沒有劇團想過營銷的問題。雖說小紅書今年的澳門旅遊趨勢仍然以「好吃好玩」為主,但肉眼可見地多了一群關注城市風景的深度旅客,他們將慢行旅遊路線標記為Citywalk,旨在欣賞澳門城市的質地與美感。假使說過去的三五年裡旅客對澳門的印象停留在「賭城」的階段,那麼這些願意慢走細看的旅客則可以證明還有人願意探索這個城。
對我來說,除了自費請朋友看戲,我還沒有想到其他向外推薦的途徑。然而,週末看起來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對於外地旅客來說,每週末酒店的大型演唱會才是他們的目的,為什麼要擠出時間來劇場?畢竟,在3月的本地演出《雅克和他的主人》中已經講了,澳門劇場演出的最大觀眾其實是文化發展基金,只要文化局願意買下這個演出,不管是否叫好叫座都可以出現在藝術節裡。或許用當前的模式,有一些人介紹有一些人評價,再過三年便能吸引一批新的劇場觀眾;或許三年之後一點不變,但文化局總要買一些演出,那麼⋯⋯保持現狀就可以了。
延伸閱讀:《在小紅書上看澳門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