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的困境,談演戲空間《科學/怪人》
英國科幻小說的《科學怪人》曾被改編無數次,歷年來以不同形式出現在劇場和電影之中,2023年又再被改編成《科學/怪人》,搬演至第三十四屆澳門藝術節之中,由澳門「演戲空間」及日本「𣊬間劇場」共同監製,日本導演佐川大輔親自改編及執導。
以這部百年經典探討人類與人造物、科技與人性的關係,揭露科技發展下產生的倫理問題,其脈絡與現在談的人工智能有著很多共通之處。回顧近年本地劇場,的確有一股探討人工智能的趨勢,也有劇團以科技作為賣點,如《最後一個人類回憶錄》、《Into the Wonderland》、《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2.0》、《你好,歡迎光臨,再見!》⋯⋯用仿生人、機械人、VR、AI製造更多「非人類」(non-human)元素,可見不少創作人都在摸索人與科技之間的界線。這部改編吸引著筆者的是,到底創作團隊如何把小說轉化成更當代的故事,惟它的改編很大程度都落於視覺和肢體上,而古典的文本並未有大幅的改動,結果與期望存在著落差。
演出一開始由一位澳門演員與一位日本演員先登場,藉語言不通與觀眾玩猜謎遊戲,正當謎底揭開之際,場景燈光卻立即轉換,瞬間由當下把觀眾帶到19世紀小說中那個年代一樣。縱然故事走向大致與原著相同,講述天才科學家想創造新的生命體,但卻意外育成一頭可怕的怪物,但導演似乎有很明確的方向和宏大的願景,希望打破觀眾對「怪物」的觀感。主角沒有如原著般是個八呎高的醜陋怪物,而只是長得像普通人一樣的男子,甚至連服裝亦無刻意區分他與常人的分別。
這部作品特別之處是由澳門演員飾演人類,由日本演員飾演怪物,導演也演前場刊中寫道:「由亞洲不同國籍的演員共同演出,會是分化還是融合呢?」怪物由牙牙學語,到講唔鹹唔淡的廣東話,彷彿不諳世事的他日漸成長,獲得智慧。對於觀眾來說,語言隔閡帶來的疏離感是很容易理解,但戲中刻意淡化了怪物在小說中許多令人懼怕的特質,剩下來區分他和所謂正常人的分別,就是他的國籍或者語言了。可是,這些特質不應該用作區分一個人正常與否,不是嗎?這個安排某程度上也點出本劇的命題,到底誰是製造怪物的人?是甚麼讓人與人之間區分著「我者」和「他者」?
演出中運用多許多通透的元素,例如透明的亞克力正方體、容易變形的保鮮膜,而演員的服裝也用上輕薄的材質,把那種人與人/人與怪物之間的隔膜轉化成更具體的視覺語言,貫穿著整齣作品。演員在不同角色間切換,有時又會成為佈景或道具的一部分,這些處理手法本應讓演出更豐富,例如演員在保鮮膜的包裹下環抱一起來演繹怪物破繭而出的誕生,令筆者印象深刻,但觀乎全劇,大量的肢體表達再加上滿滿的對白——還沒說大部份演員仍未能演繹好台詞,有些人疲憊乏力,有些則沒掌握好對白內容的情緒,可說是良莠不齊——就顯得累贅,也破壞了視覺上已建立的想像。同時可惜的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演出地點崗頂劇院,舞台比座席高,觀眾因需仰望而讓視角變得平面,看不出舞台的深度,受視線所限,大多數時間能夠看到舞台上的人和物都是混亂和分散,失去焦點,令觀感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