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哩骨遊記.特種兵攻略》:「澳門人」新形態下的「多聲部」創作
《咖哩骨遊記.特種兵攻略》是以 Z 世代六位演員的個人生命故事為主軸所進行的集體創作,但六位年青演員可以代表一個世代嗎?梁建婷導演和作為戲劇文學指導的咖哩骨祖師爺莫兆忠在創作過程中擔任的角色不在話下,因此毋寧將之視為新舊世代的「多聲部」集體創作。
六位演員既有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也有在廣東生活、澳門讀書的跨境學生,自幼移居澳門卻懷有強烈鄉愁的「新移民」,擁有港澳證件、成長於澳門而後去香港讀大學的雙重身份者。「多聲部」的主調是移居者或流動者的故事,土生土長「澳門人」的聲音稍顯微弱,這跟我在大學文學課堂上與年青世代交流的經驗非常類似。
這裡並不是要指出什麼才是真正「澳門」的聲音,澳門本身就是一座移民城市,這次集體創作的「多聲部」特質正讓我們看到不同成長背景下的個體生命經驗,他們的快樂與憂愁,他們與這座城市的融合與疏離。那個回到澳門便要事事正襟危坐、擔心如果刷兩次巴士卡才通過會惹來異樣目光的跨境學生,不也是有過融入新環境經驗的你我的心情寫照?她每天往返坦洲與澳門的曲折路途,正隱喻了當中的艱難與努力。那個早已移居澳門卻常留戀大陸家鄉青草味和鹹魚味的年青人,會否喚起曾有移居或留學經驗的你我的味蕾記憶?那個回到澳門需要花時間陪伴家人朋友、幫人補習賺取生活費,在香港讀書時卻感覺更能找到「自我」的雙重身份者,想要逃離的究竟是親密的人際關係、生活的擔子還是未能為她帶來歸屬感的城市?那個小時候把黑沙海灘當成是世界盡頭的男生,到底會被批評為目光狹隘的土生土長「澳門人」抑或反而會讓你羡慕他能擁有天真爛漫的想像力?
年青演員似乎是在一種疏離感中建立與澳門的關係,或者說是以這種方式去想像理想的居住之地和生活方式,但當他們各奔前程時,卻又有不少人選擇帶著留有澳門生活痕跡的物件或記憶離開,即使有人選擇什麼也不帶走,她與這座城市所建立的情感大概也是愛恨交纏、難以言喻的吧。新世代對澳門的情感或許會惹來不少「資深老骨」的質疑,不過至少他們在真誠地面對並開始思考自己與這座城市之間的關係。
創作的另一條敘事線是演員化身為小紅書或抖音博主以「特種兵」模式去「攻略」這座旅遊城市,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想要花一個小時跟著一位賭客、去燈塔看日落的漫遊者。這種對旅遊消費模式的批判延續了「咖哩骨」的一貫視角,呈現了兩種個人與城市的關係:「佔有」(以最快速度獲取最大利益)後離開,或嘗試去瞭解城市的墮落與美好之處、去觸著生活在這裡的人的哀樂得失。
兩條敘事線表面看起來沒有交集,但是正如那個製作 muffins 過程的隱喻,無論是作為居民或旅客,你與這座城市的關係其實是兩者之間互動的結果,這座城市或許有許多地方不如所願,但你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選擇如何與之相處、形塑它,「你如何,你的城市也必如何。」
新舊世代的集體創作呈現了澳門人口結構、生活模式、身份認同的新形態,這種新形態的確會讓不少人(尤其是資深老骨)感到焦慮。如果說當下已經進入了一個去全球化、狹隘民族主義或地方主義再度崛起,同時灣區融合新敘事興起的時代,在種種身份論述互相排斥或糾纏不清之際,或許關鍵的不是去為「澳門人」、「澳門」作出一種本質主義式的定義,而是去問「澳門人」、「澳門」由什麼組成?而你希望成為一個怎樣的人(human being),你希望我們生活的城市長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