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本之外感受角色的情感──《流瑩〔愛在陽光明媚的那一天〕》
《流瑩〔愛在陽光明媚的那一天〕》是一部蘊含反烏托邦色彩的戲劇,與 George Orwell 的經典之作《1984》相似,本劇勾勒出一個佈滿監控與控制的社會。然而,不同於《1984》中男女主角的相互背叛,本劇作者 Enda Walsh 在這部作品中為觀眾帶來了一線美好的愛情與希望。在劇中頹敗而絕望的世界中,男主角 Young Man 與女主角 Isla 的愛情成為了一道微弱卻堅定的光芒,而 Young Man 的正義與堅持更是照亮了人性的暗角。
作為在澳門上演的外國劇目,本次演出的翻譯腔調確實濃厚,但這似乎是翻譯文本難以避免的現象,但實際上筆者個人並不是在意此現象。惟在演出期間角色的台詞有時顯得較為翻譯腔(多見於角色間的對話),有時又更接近口語(如劇中最開始的電台廣播、角色訴說夢境時的獨白),讓筆者感受到一絲的不一致性,這種不一致性使筆者更專注於演員間的交流和肢體語言,以便在文本之外感受角色的心理活動以及角色之間的關係。
筆者曾參與過卓劇場的工作坊,了解到劇團非常重視角色間的肢體和情感之真實交流,而這種堅持在本次演出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劇本限制了 Isla 和 Young Man 的互動空間,他們分別被隔離在等候室與監視室中,因而無法透過劇場常用的角色物理距離調度來表達角色間的關係。但演員憑藉著出色的肢體和表現力,讓觀眾感受到 Isla 從最初的不安,到開始對 Young Man 產生好奇及好感的轉變。另一方面,Young Man 的表演空間非常有限,且經常需要背對觀眾,但演員本身依然充滿著力量和情感,讓觀眾感受到他對Isla的憐憫與愛。演員的情感是真實的,他們之間的交流是溫暖的,從而使角色充滿了人性,並讓觀眾看到角色之間突破了物理上的障礙,由陌生到愛上對方。
另外,劇中所穿插的、同樣困在高塔中的 Young Woman 的舞蹈片段頗具劇團先前的作品《夢迴濤聲》的味道和風格,讓觀眾從舞蹈中感受到了角色的情感波動。整個舞蹈片段毫無對白,卻透過舞者詭異卻優雅的舞姿,展現了角色的痛苦和頹喪。舞者本身充滿了力量,與角色的絕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角色決定從高塔一躍而下的前夕,舞蹈中的鬆弛與釋放,這種僅僅透過肢體傳遞情感的力量,超越了語言的界限,是戲劇中最直接、最原始的表達方式。而在躍下前的黑幕更是無需任何言語,已為觀眾帶來了強烈的戲劇張力,此乃筆者在本劇中最印象深刻的一幕。
最後,事實上《流瑩〔愛在陽光明媚的那一天〕》當中就人權及自由的壓制的深刻探討並未有令筆者產生太大共鳴,但筆者相信導演在本次演出中想要傳遞的、更為核心的主題,是讓觀眾在頹敗和絕望之中看到愛和希望,這種純粹猶如本劇譯名那般,如明媚陽光一樣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