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炫富式喪禮《大酒店有個荷里活》── 我們在這座城市中究竟失去了什麼?
社會環境、生活壓力及人際關係等寫實元素都呈現了在《大酒店有個荷里活》這個劇本上,《大酒店有個荷里活》是一個荒誕劇創作形式的戲劇演出。荒誕劇的哲學基礎否定人類的存在意義,因為人與人之間根本無法溝通。在世界保持一個悲觀的態度,正是二次大戰後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普遍現象。劇本運用了大量的象徵和隱喻,描繪了香港或世界的現實環境,並以輕鬆的戲劇形式,深入探討更為沉重的社會主題。
劇情中,貧富懸殊的對比成為主題,揭示了有錢人如何利用財富和資源,掩蓋一些重要的社會問題,而窮人則在這個被控制的世界中默默奮鬥,努力生存下去。這種對比不僅是物質上的差異,更是心理和情感上的深刻隔閡。劇中的角色們在追求各自目標的過程中,彼此之間的距離卻愈發遙遠,這揭示了對當前社會的反感和尖銳的諷刺。
作為一部荒誕劇,本劇的情節並不追求連貫的流暢性,反而使用了許多誇張和荒謬的場景來增強效果。例如,大排檔的熱鬧場面和哀悼紀念片的拍攝,這些情節不僅豐富了劇本的層次,也使觀眾在笑聲中反思社會的現實。儘管荒誕劇的創作以人與人之間無法溝通作為基本觀點,卻也促使觀眾思考:我們在這座城市中究竟失去了什麼?透過親情包裝的喜劇感受,觀眾得以在面對生命及社會環境的變化時,產生共鳴與反思。
在舞台設計方面,劇本的主題得到了巧妙的體現。大型佈景板成為主要設計元素,靈活地融入不同的劇情背景,包括富豪的辦公室、窮人的家和靈堂等,展現出強烈的實用性與象徵意義。這些佈景板在每一幕中並不會完全消失,所以設計上也增添了巧思,例如可分離的佈景和用木條造型的遮擋,使整體設計像洋蔥般層層剝落,呼應後續情節的發展,讓觀眾在視覺上感受到隱藏的真相。
此外,劇場設計也採用了一些誇張而簡單的元素,如用綠幕搭配形成不協調的視覺效果,卻直接反映出劇情的核心內容。燈光設計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強了誇張的程度,使用不同的燈帶來襯托香港五光十色的城市氛圍,並在最後一幕呈現繁華夜景的同時,深刻展現城市人生活的無奈與感慨。整體而言,《大酒店有個荷里活》不僅是一場描述富人炫富式紀念父親的故事,更是一面映射社會現實的鏡子,挑戰觀眾對於生活的認知及感受,促使人們反思自身的處境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