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浪風劇社

新港澳三地聲音漫步體驗:進入聽見、看見、想像的空間

我希望能夠留下更多實體的記憶物件以證明我曾參與過:比如我買下的場刊,比如我拍下的照片——沒錯這是旅行的一部分不是劇場的一部分,沒有照片,我很難向你證明這一切如何出現在眼前。又或者,感官上的更新:輕軌座位的冰涼觸感,路過小印度街頭的食物香氣甚至是南豐紗廠裡店鋪中陳設的商品。我會記得這些感官體驗,而不僅僅是耳機裡的瞬間。

給城市人的一課——《氧》觀後感

演員全程踩高蹺表演固然吸睛,同時也起到引導作用,將觀眾視線帶到周邊高樓、車流、鼎盛香火——這些由人類製造出來的所謂文明中。一模一樣的「大頭佛」頭套,似乎暗示他們可以是任何人,同時也諷刺科技日益發達,人們卻逐漸喪失個性和自我,面目模糊,只剩下身型服飾的不同可勉強辨認區別。

離地之意義--環境劇場《氧》觀後感

演出整體風格上的美學和配樂都拿捏精準,服裝和道具陰沉的色調讓人聯想到霧霾,而冷漠的人為了獲得氧氣而不擇手段則叫人心痛,惟後半至結尾部分開始散亂,不斷重複呈現眾人糾結和掙扎求存的狀態,而最後選擇以離開作結,未免過於草草了事,未能清晰表達創作人想帶出的訊息。

思考高蹺劇場──談「浪風劇社」《氧》

高蹺活動本身需要相當的技巧才能踩得好,而高蹺的表演毫無疑問難度更高,特別是表演者踩在高蹺上,一舉手一投足,所有的投射也需要有足夠的放大才能感染觀眾。《氧》一開場表演者所演繹的城市生活,細緻而瑣碎的動作在廣場空間上卻顯得渺小無力,這些動作似乎不太適合在高蹺上表演,或者可選擇其他能有效放大這些生活質感的表演方式會更為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