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高蹺劇場──談「浪風劇社」《氧》
筆者日前到了媽閣廟前地,欣賞由「浪風劇社」製作,「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的首個表演節目《氧》於本月十八號晚上的整排。這是個高蹺環境劇場,主題探討人類對氧氣的需求和依賴,以及各種自私的行為。表演期間演出者帶著面具,踩在離地大約一米的高蹺上演繹,就好像穿梭於觀眾之間的一個個巨人,演出沒有任何的語言。
演出一開始,高蹺表演者散落在廣場四周,一個女孩慢慢踩進廣場中央位置,她拿著垃圾夾,邊收集地面的垃圾邊環顧周圍陌生的路人。其他表演者開始扮演著城市中的不同角色走近女孩,從各人手上的小道具及身體姿態,可以看得出各人所來自的生活環境和代表的都市人物。當所有人集合在一起,突然開始有人咳嗽起來,大家呼吸困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有人發現是氧氣越來越稀少的原因。樹林是唯一的生存方法,眾人圍繞樹林裝置,奉獻自己金錢、美色等希望能換取更多氧氣。或許人類太依賴和太佔據樹林所提供的氧氣,急速的需求是樹林走向死亡的主要原因,即使向天求雨,都無法暫緩樹林的衰亡。最後,眾人把樹林分開,放到玻璃背包上,一起離開這個地方,尋找新的土壤、新的希望。
高蹺活動本身需要相當的技巧才能踩得好,而高蹺的表演毫無疑問難度更高,特別是表演者踩在高蹺上,一舉手一投足,所有的投射也需要有足夠的放大才能感染觀眾。《氧》一開場表演者所演繹的城市生活,細緻而瑣碎的動作在廣場空間上卻顯得渺小無力,這些動作似乎不太適合在高蹺上表演,或者可選擇其他能有效放大這些生活質感的表演方式會更為適合。演出運用大量肢體語言,然而,不同表演者的身體質感卻常常帶著不一致的表演方式,當一些段落需要演繹各表演者的獨立性和個體經歷時候,同一段落有人會選擇以抽象的動作來表達情感,有人則以真實的生活動作來演繹小故事,各人的肢體設計則顯得不統一。
演出的音樂是整體演出節奏的主導,其中有一部分的音效是城市雜聲,繁忙交通的嘈吵聲等,如果演出是在下午三時進行,或者音樂上不用刻意塑造城市環境聲音,既然是環境劇場,週末香火鼎盛的媽閣廟以及對開的馬路,已經充滿城市的喧囂嘈雜,不防考慮在現場放置環境收音咪,可能會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筆者想分享當去欣賞一個以愛護環境作為主題的演出的時候,會希望演出能挑戰觀眾去思考當中的問題,而這個演出比較接近是美學的呈現,似乎不是以啓發思考為演出目標。「浪風劇社」近年也創作了一些高蹺表演的作品,相信未來日子會一直發展本澳的高蹺劇場,筆者期待在未來高蹺表演創作上,應多思考甚麼演出題材是非在高蹺上演繹不可的,可能會讓高蹺表演、題材、形體設計和故事內容更能統一。以今次演出題材為例,是否在高蹺上表演,似乎意義上未必有太大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