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與「獨特」的抗衡——觀《沒有角的三角形》
《沒有角的三角形》講述「沒有角」的TriBetty,在一個追求成為「等邊三角形」的「三角形村」中,迷失自我及後找尋自我價值的一場旅程,最後村民互相接納相互包容的大團圓故事。這是一場結合戲劇、舞蹈、多媒體動畫、插畫等的創作。
一個人怎樣才算成功?怎樣是失敗?在這個故事中,成功就是成為「等邊三角形」,非「等邊三角形」便是一種失敗,本劇以此問題切入討論。演出一開始,神秘的色彩瀰漫着整個舞台,佈景「三角神」所代表的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其狀貌引人注視,似乎想使觀眾以為將要走進一個奇幻國度。從三角村村民的服裝及妝容上看,色彩絢爛的衣服及其原住民式的妝容,讓人認為這是一個自由的社區。然而,在這樣的假設下,卻有一個巨大的反差。三角村村民以歡樂的歌舞開場,觀眾看到的並非一場又一場驚險又刺激的冒險活動,而是村民以日以繼夜的歌舞練習,來表達對「三角神」的尊敬,並以追求變成「等邊三角形」為目標。當中重複的歌舞情節與村民疲勞的神情,恰如世界上那些追逐標準化的辛勞者。此時,你便會明白映在黑色牆上撲朔迷離的人影及七彩的燈光,是一種與標準的對比,一種對現實的反襯。
上述的燈光對比,足以使觀眾思考:標準一定是對的嗎?接着,從劇情的設計上再有另一次強烈的對比。主角TriBetty在困境盡頭時遇上了另一條村——「七『角』咁亂村」的村民圓咕嚕,此村村民與「三角形村」村民相比,人們並不在標準下走,只隨心隨意做自己,創意力達到100%以上且重視並欣賞每個人的獨特性——太完美的一個社會。上述的劇情發展除了以歌舞及演員對話的形式呈現出來,道具及多媒體動畫也成為了驗證獨特性的證物。一方面,「七『角』咁亂村」的村民創意無限,村民拿着道具展示「七『角』咁亂村」的創意成果,一系列的台詞,結合了香港流行歌的歌詞進行創作,在對白上展示了創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村民創作了如香港某電視台約十年前的遊戲節目,TriBetty與圓咕嚕等人需以身體扮成不同的形狀合力闖關,又配合如Mario遊戲的音樂,除了有趣之極,會使人想到,標準好像使人失去了創造力,結合現實去想,這種創造力是華人社會裡缺少的。
三角村「與七『角』咁亂村」把現實生活的對抗拉進了劇場裡。從演員對話上看,主題得到解答——希望每個人也是獨特的、希望這是一個共存的世界。尊重各人的獨特形狀,似乎已是一道重要的聲音。但是,是否完全不需要跟隨標準?雖然,「標準」及「獨特」的抗衡在劇終時得到解決,但是,彼此該用怎樣的狀態共存?
*2019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評論計劃
原文於2019年7月18日原載於《澳門日報.第C09版:演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