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統、關注前沿 —— 《廣東藝術》及廣東地區劇評現況
首先介紹一下《廣東藝術》,去年創辦 30 週年了,它是一本全方位反映國內外藝術、熱點和藝術現象的綜合雜誌,內容涉及話劇、戲曲、音樂和舞蹈。
我們自稱的辦刊宗旨是「立足廣東,面向全國,放眼世界」,我在內地交流時,每次說這句大家都會發出善意的笑聲,我也明白,大家覺得我們可能野心太大。但我們不是野心太大,是希望胸懷可以廣闊一些。我們的朋友孫曉星老師也說過:「南方以南,因為有了《廣東藝術》,評論擁有了前沿陣線。」我們未必做到,但懷抱這個希望。
廣州的評論情況
除了我們雜誌,廣州也有另一個平台,是與香港澳門交流密切的楊小亂,他的公眾號有演出資訊以及個人的評論,是在廣州比較活躍的個人評論平台。
廣東的評論組織主要是官方的,一是省文聯和劇協主辦的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要以文學方面評論為主,戲劇比較少,也偏向以藝術節作為活動出現的,不是常態。
另一個組織是成立於 2016 年的廣州青年劇評團,它由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創辦的戲劇評論團體,它會邀請專業或業餘的年輕戲劇愛好者加入,據我所知,其中有警察、醫生等各行各業,主要以高校學生為主。它一開始是受廣州青年戲劇評論人才培養計劃資助,每年申請經費,後來固定招新,也有組織線下看戲甚至與楊小亂合作「山下放映會」的活動,播放舞台經典作品的錄像,鼓勵成員寫劇評。它也有舉辦研討會,也出過評論集,也有自己的公眾號,與我們雜誌也有合作。這組織堅持了八年,仍然在進行中,也是非常不容易。
創作的變化
創作主要分為官方和民間,以官方來說,近幾年有國家藝術基金支持。新現象是多了些同港澳深度合作的作品,例如一月份廣州大劇院、廣州歌舞劇院和香港話劇團合作的劇目,改編自動畫片的《雄獅少年》。一月份它先在廣州演出了普通話版,上星期在香港藝術節首演出粵語版。上個月上海話劇中心也跟香港話劇團合作了一齣新戲《西遊》,效果見仁見智。相信此類合作今後會越來越多,仍需要進一步磨合。
在廣州還有一個話劇藝術中心,他們一直堅持排練名著及大學生藝術節,為年輕人提供舞台。它有自己的演出空間 U13,近期也辦了「有些意思戲劇週」,演出大學生藝術節上的獲獎的作品,對青年藝術家來說也是很好的平台。
民間的戲劇
前幾天我們編輯部在討論,究竟我們的「前沿劇評」在哪裡呢?我們都在感概廣州沒有引進國外前沿的劇目,也沒有北京上海那樣的生態,也沒有本地的先鋒的舞台大作,到底哪裡可以有前沿的評論?
在交流過程中我有一個想法。廣東的水土和文化不同於北京和上海,我們是更加開放、包容的地方,我們一直來跟港澳有密切的交流和活動。
而語言也能反映文化的特質,近幾年我在做粵劇的研究,粵劇和京劇、崑曲也是傳統的藝術,但從歷史、審美、程式或更深層的理解,其實它們有很大的差異。具體地說,京劇和崑曲是程式化、嚴謹、發展很成熟的藝術,粵劇相對粗放和日常,跟我們地方文化特質相關。例如我們都喜歡的周星馳電影,也是文化特質的體驗,在這特點以下產生的藝術也有自己的特色。
在這樣的特點之下,廣州出現了一個很活躍的表演機構「二高表演」。它的特點是關注普通人、生活和當下,這些變化也體現在其創作上。創辦者何其沃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也體現了兩地交流的成果。他認為劇場作品可以在任何地方發生,包括村莊、社區、廣場甚至是菜市場。
他曾說過一句話,讓我非常感觸:「2016 年 9 月,我用積蓄換取了楊箕村臭河涌邊高大敞亮的舞蹈空间。楊箕社區的爺爺奶奶常帶著小朋友們透過落地玻璃窗看我們跳舞,而我們在裡面看著他們的成長與衰老。」
這句話,對我來說是從平等親近的角度去看待觀眾,當中的交流改變了藝術和觀眾的距離,這也是他獨特的地方。除此以外,也是創作觀念上的變化,從集體敘事到關注個人、邊緣人和日常生活的變化。
所以當同事在惆悵前沿劇評時,我覺得我們有本地的創作,有民間和社區的項目,他們也是我們地方文化的創造者。而他們和我們自身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也息息相關。我們雜誌作為評論平台,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
深圳的戲劇情況
目前在深圳較有影響力的,是孟京輝主理,在深圳福田的當代戲劇雙年展,目前已辦四。它以邀請國內外優秀劇目演出為主,也有展覽、讀劇和工作坊等活動。另一個是水晶主理的深圳蛇口戲劇節,去年辦到第二屆,去年水晶也聯合我們雜誌合辦了一本專刊,主題是「新空間演藝中外論壇」。
蛇口戲劇節的劇目主要是孵化青年藝術家的在地創作,每年 4 月份開始向公眾徵集,8 月份確定最終名單,然後進入讀劇和創作環節。我找了一段簡單的介紹:
「去年來自全國各地的演出團體,帶著自己的作品,將理髮店、商業綜合體、工業園區、廢舊工廠和酒吧變成新空間演藝的試驗場。通過這些當地居民每天都會到訪的地點,將社區和戲劇藝術連接起來,最珍貴的是一批青年藝術家通過這個過程,將他們的作品從沒有到有,一點點打磨成型,獲得了將概念變成現實,呈現給觀眾的機會。」
鼓勵和扶持青年藝術家走出劇場去創作,是蛇口戲劇節正在做的事情,我們也希望他們會發展得更好。
其他劇評情況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過南京大學的呂效平老師?他帶領他的團隊陳恬、高子文、溫方伊、楊小雪等,成立了南京大學藝術碩士劇團,培養了戲劇評論、編劇和演員等人才。他們也有自己的劇場可以演出,也有巡演劇目。十年前我來澳門參加交流時提到溫方伊編劇的《蔣公的面子》,當初它出現時是被禁的,堅持到現在,在上個月這齣劇巡演到第 500 場,這非常不容易,也證明了它是個成功的劇目。
我們雜誌關注這個劇評團隊,因為他們人員大多年輕,接受過較好的教育,有更多的機會和能力從世界戲劇中獲得資源和靈感,有更開闊的視野和自己的思考。呂效平老師自稱他們「守在中國戲劇的邊緣地」,他覺得他們是邊緣的,但我們雜誌覺得他們才是中國戲劇的生命力。
而獨立劇評人,包括水晶、安妮、奚牧凉,還有上海年輕的劇評人郭晨子、柳青、張敞,還有我們熟悉的孫曉星等,也是我們雜誌關注的群體,也是我們保持前沿的重要支撐。
最後希望《廣東藝術》這個開放的平台可以獲得更多的支持,南京大學的陳恬在雜誌 30 週年時寄語我們:「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既溫柔地保護傳統,又敏銳地關注前沿。」
當然這句話是溢美之詞,是對我們雜誌的鼓勵。要達成這個目標,離不開的是溫柔又有前沿眼光的作者,要實現「放眼世界」,也離不開在場的所有朋友,希望大家都可以支持和關注我們。
評論的空間 —— 2024 澳門劇場研討會記錄(1/3)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