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懷舊』:當銀髮族、老行業遇上藝術家」講座記錄(二之一)
第十四屆 澳門城市藝穗節 ─ 駐節藝評人計劃2014「港澳創意策展個案分享」
主持:莫兆忠
講者:吳子輝(澳門)「福隆計劃」、戴碧筠/零距離合作社(澳門)「黃昏行業的故事」、俞若玫(香港)「銀青乒乓」
記錄︰小寧
莫兆忠(莫):每一年澳門劇場文化學會都會邀請不同領域或地區的策展人,互相分享策展的經驗,每一年的主題也不同,如去年年青的策展團體拉闊文化講述在路環的「做一日村中人」,、台灣竹圍工作室的藝術家駐村情況,香港的「空城計劃」反思廢墟或空間再生的藝術計劃經驗。
今年主題是「不只是懷舊」,這幾年我們都喜歡一些舊的東西,我們稱他為舊區、老店,再重新賦予一些藝術創作在其中,或產生一些藝術計劃,今天邀請了三個不同的策展的團隊或獨立策展人與我們分享,其中兩個是澳門的朋友,一個是本屆城市藝穗節的「福隆計劃」策展人吳子輝,之後就是「零距離合作社」,他們今年做了一個由二用開始,全年都在社區做一些老行業的故事「夕陽之歌」,用「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方式進行,然後是香港的俞若玫,分享他的「銀青乒乓」的計劃 。
吳子輝︰「福隆計劃」www.facebook.com/ProjectHappiness2014
吳子暉(吳):我是今次「福隆計劃」的負責人,「福隆計劃」發生在澳門的福隆新街,福隆新街已有150年的?史,相信很多澳門朋友聽過或知道這條街,這次希望通過藝術的方式去活化這個150年?史的舊城區,亦希望可推動他們的旅遊,因為本身它亦是一個旅遊景點。
為何我要策劃這個活動?其實這是我的畢業作品,我本身在香港演藝學院就讀碩士課程,這是我的畢業作品,是帶一些研究目的去做這件事的。
有另一個原因,是去年我去了香港讀書,其實香港本身有很多社區藝術的活動,如「油麻地」、「深水?」等等很多很多,但澳門呢?這方面的活動其實很少的,但在這過程發現澳門亦有不少很有特色的區域,如三盞燈、福隆新街、或者筷子基都很有趣,這可能是一個試點,如有機會的話,可能在不同區域發生一些藝術活動。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條街的一些背景,福隆新街葡文是Rua da Felicidade ,Felicidade 英文的意思是(Happiness Street) ,所以我們計劃的英文名是“project happiness”,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條街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是澳門著名的紅燈區,香港石塘嘴禁娼之後,很多廣東地區的人會來這裡尋歡作樂,但之後政府作了一些措施,澳門政府發現這個紅燈區不能長期發展下去,他們開始轉形變成一條手信街。八九十年代這裡是一條著名的手信街,據資料顯示,九十年代政府把這條很繁盛的手信街遷移到大三巴下,所以這條街就開始蕭條,而大三巴的手信街就開始繁盛,就在這個世紀裡,這條街由紅燈區轉形為商業的手信街,再到蕭條,其實只是一個世紀的時間。
2014年政府的福隆新街活化措施出台,政府想活化這個老城區的一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可能是由外觀的角度去活化他,文化局亦有提出過引入一些藝術元素在這條街道中,但其實並不很多,或者成效並不顯注,在我個而言,可以通過一些藝術的方式去活化這個地方,或產生一個,除了政府用建築物的方式去改變他的外觀之外,還是其他發展方向,所以就用一個藝術的角度去活化。但很弔詭的一件事,政府說把大概明年這條街本身由紅色變回綠色,其實綠色窗白色牆是這條街最原本的建築模式,大概在九十年代末的時候,政府把這裡漆成紅色,而明年又把他們變回綠色,是奇怪的事。
這個計劃的目標其實很簡單,首先通過一些社區的藝術活動,去幫助商舖及居民對自已提升自豪感或文化上的價值。在我走訪這條街道時,亦與當地的居民交談過,他們之前很自豪這條街道,因為這裡是一條很著名的商業街,但政府的政策改變了,把手信街遷移到大三巴下,這裡就開始蕭條,而居民對這條街的信心,對這條街歸屬感沒有之前那麼多,所以若將藝術活動帶入這區域,他們是很歡迎的。第二點,希望可將這條街推廣給更多人去認識,第三是,澳門的硬件劇場設施不多,最具規模只有文化中心,所以很多的劇場人或者做藝術的人,他們會尋找不同的空間去發展藝術活動,可能福隆新街是一個平台,讓大家去發展藝術的平台。
整個計劃分成四個活動
1)環境舞蹈劇場
在「新華大旅店」演出一個八分鐘的環境舞蹈劇場。這建築建於1873年,前身是私人俱樂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轉型為旅店直至現在,若大家有看過《2046》或《依沙貝拉》、《愛神》等電影都在這裡取景,老闆娘亦很觀迎我們做這件事,這是第一次有舞蹈藝術融入這百年老店中,因之前的都是電影,這次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新的嘗試。
2)獨腳戲《紅豆喳喳》
《紅豆喳喳》在西菜麵包公會內進行,西菜麵包公會並不在福隆新街的主街道,福隆新街旁邊有一個叫「福榮里」,他以前是一個民宅,之前文化局資助西菜麵包公會去裝修這地方,平時也會有文化活動,有趣的是他們的窗,窗內白色的是蠔殼做,把蠔殼弄成很薄再裝上去,很有特色的地方,演出在二樓發生,兩代人在福隆新街的故事,通過一位女士由三四十年代到現在的一個轉換,體驗對這條街的一個複雜情感。
3)聲像展覽︰十個福隆新街的故事
在西菜麵包公會地下展出,一個福隆新街的故事,是我們這次計劃很重要的一個元素,其實記載並不多,很多時要通過當地的街坊或商舖的負責人,一些口述?史,通過他們的說話我們把他寫成劇本,將他們的訪談加入舞蹈的元素及劇本的元素中,而最後有這個「聲像展覽」,這個展覽希望通過聲音文字及影像去記錄十個不同福隆新街的故事,希望大家可了解一下在這巨輪下面福隆新街的人民是怎樣生活的。
過程中很有趣,其中一個故事馬交明伯伯,我在他身上可以找到一種澳門人的精神,香港一直面對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自我身份認同是甚麼?我們核心價值又是甚麼?我覺得同樣的問題澳門人亦需要去思考,馬伯伯他以前開了一間洗燙店,主要將福隆新街還在紅燈區時的性工作者及當地居民的衣服收來洗,之後就轉型成手信街,伯伯把洗燙店變成手信店,之後政府將手信街轉到大三巴後,馬伯伯的手信店就再轉型為「士多」,我問他︰「這大概是半個世紀的事情,已轉變了三次,這不斷的變化,伯伯你不覺得辛苦,或要不斷的改變自已」。跟著,他就說︰「我們在澳門這個城市生活,要學會如何適應這個社會,如果你過份的與他抗衡的話,可能損失的是你自已。」,我覺得在他身上有一種澳門人的精神,一種價值就是會跟著一個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改變自已的生存方式,可能澳門跟香港不一樣,香港遇到一些不公平、不公義的問題就會去發聲,很多時候澳門人給人的感覺就是逆來順受,另一個角度來說是適應這個社會改變自已的生存狀態。
4)尋嚐人情味
這個活動是帶領參加者(觀眾)走訪街坊的世界,了解一下澳門在這大環境下基層人士在這個時代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經營,傳單內亦有這個地圖,全長大約30分鐘,穿梭這條街上的一些商舖,會與當地商舖有一個互動及交流,回到開始我們想推動文化旅遊,但我自己亦在思考通過甚麼方式可以去活化這個社區之餘,亦可把這個社區介紹給不同的人去知道、去了解,我亦簡單做了些宣傳計劃,聯絡到外面的商業機構他們亦願意在他們的平台上分享我們的活動,或者有一些網上的平台可以配合不同的觀眾。
我們整個活動希望可有2000個觀眾,亦希望大家可在網上平台上了解這個計劃,最後希望可以推廣到這條街道,對當地人來說是好的事情,因為政府的政策是影?了他們的民生,如果可以通一些藝術活動帶起這條街的話,對他們實質上是有一定的幫忙。
(播放影片)
莫:讓我很羨慕一個碩士的製作,可以做那麼大的平台,而延伸的想法也不少,關乎到當地行業的一些?史,行業之後的發展,也思考到藝術這行業的發展平台,可以討論的空間很多……
現邀請另一個澳門團隊分享,零距離合作社除了劇場外還有視覺藝術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所組成,很多面,社區活動及教育活動都非常活躍,比較多做的劇場活動是「一人一故事劇場」,今次所介紹的是與社區有關的活動。
戴碧筠/零距離合作社(澳門)「黃昏行業的故事」www.facebook.com/zdcmo
戴碧筠(碧)︰這次要介紹的計劃叫「夕陽之歌」,為何會有這計劃的誕生?跟本澳政府推動「藝術在社區」資助計劃有很密切的關係,因剛剛這年文化局推出這個計劃,我們本來一直有做「一人一故事劇場」(下稱「一」劇場),我們想︰怎樣可以走出去與社區多點交流?相信是時候給我們一個考驗。以往我們做「一」劇場都是以我們組員的分享較多,有時亦會到社區空間做,如老人社區中心,或者學校,或者博物館內做,但真正走入社區去做,我們好像還未有經驗及勇氣。
有了這計劃的,亦讓我們鼓起勇氣,覺得可以嘗試去做一些事情,所以就出現了這個關於行業的「一人一故事」社區巡迴計劃。
這個計劃是通過「一」劇場去探討以前澳門的一些行業現在變成怎樣呢?甚至我們亦知道有一些行業已經是「夕陽」了,但應該還有東西留下的,包括人的記憶、事物、建築等等,我們想通過這些線索去尋找現在他們的面?,我們有一個期望,希望下年可出一本圖集,把我們收集的東西,將他們整理及剪輯,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因為我們這次演出的觀眾不是劇場愛好者或是關心藝術的朋友來看,反而我們想的是在地的居民街坊,所以想把活動中間發生的事給大眾看。
我們的活動2月開始,一直到12月,今早剛做完,我因病沒有出席,他們去了很可怕的九澳村,為何這樣說,上次我們去做考察時,九澳原來很靜,而且村的規模縮少了很多,因為之前的社會事件,大家應該還記得,所以對外界有所防範。今早是做養殖業的, 3小時全村只有12人出現,其中10人是本地人,2人是菲傭,但他們都很熱情,街坊願意帶他們到後花園參觀。整個計劃差不多到尾聲,下個月我們還有兩次演出,除了台山青洲坊,我們會補做內港,因之前颱風延期了。
這個計劃我們到過不少地方,其實福榮里我們都有去,雀仔園、沙梨頭很多不同的街區都有去,亦有去亞婆井,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有趣的體驗,從室內走到戶外去做,我們沒有預期的觀眾,開始那半年時我們都有在FB做宣傳,但吸引了我們自已的朋友來看,或者劇場的朋友來看,但他們並不是我們目標的觀眾,因為我們想聽到的是在地朋友的聲音,多於藝術愛好者分享他們對這區有關的事情,所以後來亦沒有在FB做太多的宣傳,我們會先租借一些公共空間,然後開始在那裡做活動,過程是有趣及充滿挑戰的,因為各式各樣的困難我們都遇到,我以上月做路環荔枝碗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一開始我們會先定在這區要做的相關行業,如路環荔枝碗我們會想到造船廠,因為很多人會到造船廠照相,但會想到為何那裡會有造船廠是否跟漁業有關,延伸去想一些主題,從造船業及捕漁業因此引伸出去,例如乾貨海味業,這些行業的故事,之後我們會想在什麼地方可集中人流,或者是一個演出空間。不如就去路環碼頭吧,當然那時很天真,考察了亦租借了,跟著狀況就發生,工作人員很早就去佈置,演員去做熱身等,演員都有分享自已故事,亦有作演出,但發現原來那地方是沒有人經過的,被動是不可以的,我們發宣傳資訊給街坊,與街坊交談,最後知道原來那天有一位村民「起骨」,所以全村人都去墓地,所以我們就開始想應該怎樣做,於是就開始打游擊之旅,我們開始步行到村內找人,原來村內還有很多不同的人在家中,我們跟他們做訪談,在街上做演出給他們看,我們有些工作人員在完成後會跟他做錄音的記錄,和一些村民的資訊收集,因為我們很想在整個計劃完成以後,有一個活動除了把書送給他們外,還跟他們有一個聚會,而不是這次完成就算,因為這樣讓我們發現原來澳門還有菜田的,我們並不清楚這家人的關係,只知道他們同住一間房子,其中一個伯伯請我們問一下裡面的那位女士,原來那位女士帶著一個小孩在種田,開始時她覺得我們很奇怪,她還拿著菜刀,跟我們說他的故事,會發現很多事情我們在劇場上看不到的東西,是很真切的人性的一面,說到一半亞姨的菜刀都掉在地上,之後我們就做了一個演出送給她,她主要說了一些關於造船業的故事,她在那裡住了近四十多年,她說三十多年前這裡才有船廠,她家中有人做這方面的工作,聽完後我很感動,她想送了一份很珍貴的禮物給我們,她在家中找到一本三十多年前的相簿,裡面有些很珍貴的照片,包括她丈夫很年青很英俊的相,反映了早期澳門造船業的面?是怎樣的,這些相片我們之前做資料搜集時都沒有見過,她丈夫應該是開了一隻小船到海上再照回來的一張相,那是一隻差不多做好的船,船做到差不多70﹪時照的相片,還有些其他的相,本來她說送給我們,我覺得不可取人家的,因為對她來說是很珍貴的,是她家族的東西,我們只是翻拍了,我覺得這些很原始的資料就是從這些活動將人與人的關係不只是拉在一起,而是將一些共同的回憶,或者一些被遺忘的回憶,或者一些資料,人與人之關係連起來,其實若不是我們來到,她的相部亦不會拿出來,她有兩個孫,她兩個孫亦很少看些相片,亦是一個機會讓她有一個親子的交流的過程。
之後我們去了漁欄,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平日曬魚的地方,我們平日只看到他們門前很少的範圍,裡面是怎樣?外面的棚又是怎樣呢?「曬棚」又是怎樣呢?其實我們沒想過可以進去,我之前做內港時,亦跟一些相關的單位(不是政府部門)私人的社團提出借用「棚」做演出,但都被拒絕了,這位女士很好,她很熱情,她其實在舖面看店,正在做生意,我們就在她的舖面徘徊了很久,可能我們的誠意打動了她,她做完大生意後就招呼我們,她讓我們進入她的舖,穿過她的廳堂,走到黃色甲板上,下面是水來的,對面就是橫琴的海洋世界,原來我們劇場的空間可以那麼特別,可以延伸得很麼遠,她分享了她小時候與父親的故事,父親是收魚,他們怎樣由一個批發商到現在是賣乾貨的店舖,和她的童年回憶,我們的演員就在她真正生活的場景做回給她看,雖然觀眾只有她一位,她的店舖有很多人工作,當然沒有人有興趣看我們,但對她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事情,因為她都會覺得彷彿回到童年的時候,這個地方對她來說是有特別意義的,她說現在的魚都不是澳門打的,只有魷魚是,她那裡曬的土魷才是真正澳的土魷,鹹魚都不是,對我們來說可能並不重要,反正有鹹魚食,但對她來說或者對那個行業來說是重要的,意味著不只是這條魚在那裡來,意味著後面更大的東西,其實我們透過這個計劃,看多了我們平日看不到的東西,不單是行業的興衰,而行業的形成是因為整個社會的發展,因為政府的政策,人口的聚居和遷徙,都有很緊密的連繫,我們劇團的朋友都是比較年青的年青人,他們本身對這些行業都不太認識,但可以透過這次的計劃,讓我們自我的提升多了,讓我們發現多些的澳門,而並不是只記得路環有葡撻,輝記的餐旦面,而是再多一點,如進入荔枝碗亦不是只有船廠,有菜田,裡面亦其他的故事,為何船廠在這裡,原來跟林茂堂有關,原來林茂堂大火之後才遷移到路環,所以路環的人口都不完全是原居民,對我們來說,我們學習了很多,希望下一年可做圖集的整理和出版,我們都可以把我們所見閒的事情帶給更多的朋友,我們希望本地的朋友放在首先,我想將澳門朋友的見閒放在首先,才想下一步,我覺得我們澳門人自己是否一直懷舊,其實舊代表了甚麼,自已亦在當中思考,這些老行業不只是代表過去,代表過去曾經發生的過程和現在,他們都會思考前景,都會思考將來。
有一次,當時是香港佔中第八天,有一位伯伯罵到我們很厲害,他看到我們年青人在做甚麼,他就很氣,其實他對現在當下有反思的,他說了很多他的故事,我們很認真的去聆聽,之後再playback給他後,那刻他有了表情的變化,他開始想年青人都會聽我們說話,不只是一路在衝,我都跟他說,我們真的有聽他說故事,我覺得這是「一」劇場的魅力,我們希望在這次計劃之後都會在社區裡多些做「一」劇場,「藝術在社區」是一個契機,讓我們有這勇氣走出劇場,而我們在這過程亦給了自已一些力量去走下一步,這是我們的分享。
忠:謝謝阿碧,她們是一個「客製化」的劇場,做給一個觀眾,度身訂做為你而設,亦看到他們對「誰來看我的」斤斤計教,那種斤斤計教其實會接觸到一個更廣的社群去看這件事,我記得05年時在英國與一些朋友與老人家做「一」劇場,讓他們說回一些移民的經驗,大部份都是一些冷水,例如說「過去的事不要再提,現在已經很好」,現在回看這個過程,就覺得見到老人家就會很想他們說回以前的事來聽聽,但其實有時我們卻忘記了當下,他們當下的情感和他們當下所面對的問題,後來知道俞若玖在香港做「銀青乒乓」這個計劃時,一來很有興趣,二來非常佩服,因為自已被淋過很多冷水,所以請俞若玖分享一下她在香港一些經驗。
「『不只是懷舊』:當銀髮族、老行業遇上藝術家」講座記錄(二之二):
https://reviews.macautheatre.org.mo/theater/2015/0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