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滾動傀儡另類劇場

大灣區漂流只為澳門製作?熱血看戲的夏天

如果只是將進劇場作為週末消遣,應該要有多高的期待才能踏入劇場呢?如果只是因為惠民票和看一齣電影相差無幾,那劇場不就是和電影一樣的藝文活動之選了?在這之後有太多可以細想的問題,比如上大灣區是否意味著要融入當地的生態還是可以做澳門特色?比如講澳門故事要講幾分才能吸引人?

《醜小鴨》:誰決定了我是誰?

在這部戲中能看到一個個獨特的個體生命折射著文化多元下的包容接納,珍貴且值得珍惜。每一種文化、每一個個體都有空間,都有位置,都值得被看到。難道不是本應如此?

交纏/人和人/人和城市

在國家或是世界的狀態裡,澳門的半透明狀態,常使人們處於尷尬之地,儘管我們常把「不喜歡談討政治」放在口邊,然而生活上、政局上、現在的疫情之中,人們就是處處被動地捲入其中。

《七道門》觀感

「收藏我,收藏我。」一句一句詩,仿佛看到一個在黑暗中手持鮮紅匕首的男人,一刀刀暴力地插進文學的視野裡。當「我」這個詞成為了喻物,一個人被物化了,我愛的真的是她,還是愛自己理想的投射。

《獨在一起》觀後記

「孤獨 對 自由」是一個很有趣的命題,把它們放置在同一的擂台上本身就有很多發掘的空間。筆者尤愛七段作品在「文本」創作上點到即止的做法,有種意趣,是韻味也是浪漫。

重新發現周邊社區(上)

一個社區居民需要些什麼?一個活動與他們的生活聯繫又是什麼?是否有足夠時間和心思去認識和了解他們?有時候往往不是高雅放置在展覽館裡的展品,但也不能忽略他們對藝術文化的觸感。

《海盜婆》:讓故事植根蔓延

「滾動」是本地最魔幻寫實的劇團,一行人穿梭路環市區瓹窿瓹罅,窺探民生百態之際,卻又跳出不真實但很地道的人物。為觀眾製造錯覺,大概是「滾動」的拿手好戲,這次劇組更邀得墨西哥「繩索劇團」合作,視覺上帶來有別過往的風格。

《海盜婆》的「大同精神」與社區關懷

在澳墨藝團的交流中,「滾動」從「繩索劇團」身上受益匪淺,在製偶方法、面具物料、舞台搭構、乃至小丑式的形體表演等方面都有所得著,而「繩索劇團」又從「滾動」身上學會了他們獨特的劇場美學。從演出內容、甚至劇場政治,整個製作在在體現了藝術無國界的「大同精神」。觀眾看完演出後,頸上掛著周邊汗巾、手上拿著特色場刊,遊走於社區,體會民間情懷。苦苦追求的文化交流、特色旅遊,不就是這樣一回事而已嗎?

《海盜婆》:從路環「生長」出來的劇作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海盜婆》之所以如此「路環」,與滾偶的工作室長設路環有密切的關係,長時間的採風踏景、深耕社區,令滾偶能夠以真正的路環本土視角出發,去延伸創作出這部劇作,因此《海盜婆》可以說是在路環「生長」出來的,而不是在短時間內俯瞰某個社群或議題「製作」出來的,這正是滾偶及《海盜婆》與其他劇團、其他劇作本質上的分別。

服藥的方式──談《藥》帶出的中心思想

改編版《藥》的結局和尤內斯庫的《犀牛》的結局有異曲同工的妙,不同的是,尤內斯庫在最後一刻點到即止,而《藥》則為觀眾作了選擇。然而,筆者不妨嘗試反向詮釋,把《藥》中的世界視為某種惡托邦,警醒我們,民主和公義極其珍貴,不要到最壞的時候才有所覺悟。

談《藥》的一件小事──從「自high」中看人的麻木

許多內涵並不深刻但總之就是要狂歡一番的活動,都有一種對於「娛樂」的潛在指向(說穿了還不是因為澳門是個年收三千億的旅遊城市),而此刻再對照小說原著《藥》裡的殺頭情節,魯迅筆下民眾的「愚昧」便可解讀成「不懂得反思自身與眼前狀況的關係」,試想一下民眾為何會認為殺頭好看?

魯迅也嘆氣──談談《藥》的新舊對話

我們這時代人的骨頭和胸膽,竟然比一百年前的還要軟弱和洩氣,魯迅花了畢生之力來喚醒我們的靈魂,他__的冬瑞竟然如此窩囊?魯迅要是只嘆一口氣,那可算是給足了面子。

試談澳門藝術節主題之演變

欣賞藝術作品,就像高達美筆下的節慶活動體驗:我們不再像異化的勞動般分崩離析,而是集結在一起。因此不論是《洄游》中所討論的女傭印象,還是《共建美好家園》中空間使用的體驗,都在參加者的視域中獲得理解,衍生新的意義並互相共融。因此源於生活的藝術,也就成了我們理解彼此的基礎。

2018年城市藝穗節之演出紀錄

類似的現場藝術/接近民居的行為藝術,都會遇到在地觀眾參與度的問題,什麼才是居民真正的參與?在現場的居民大致反應演出難以解讀,而大多是以奇觀心態拿出手機拍照後便迅速離去,另外,攜帶攝影器材的工作人員比演出者數量還要多,導致了觀眾無法不去注意他們的拍攝活動,在狹小空間裡甚至成為了演出整體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