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澳門藝術節主題之演變
每屆澳門藝術節的首個售票日,在澳門「廣星售票網」門市購票的人紛至沓來,將之稱為本澳最受歡迎的藝術活動,相信絕不為過。2018年第二十九屆澳門藝術節的整體出票率達86%,較以往為低,也較本年三月鄰近的香港藝術節的92%為低。可是,藝術絕不止是一盤生意。文化局每屆所舉行的各式各樣的延伸活動,補足了澳門藝術教育的不足,可見它還肩負著藝術教育的功能。由於每屆藝術節集合不同中外和本地作品,當屆的宣傳方向由主題決定,因此它除了市場學所提倡的提高品牌辨識度,也可以視為藝術節當局期待觀眾參與藝術節後能帶回家(「入屋」)的核心信息。
第二十六屆的澳門藝術節,是筆者首次密集式觀賞的藝術節,以下本文比較和比對第二十六至二十九屆藝術節的主題,以及主題在一些藝術節作品上的呈現,嘗試找出本屆與別不同之處。
第二十六屆澳門藝術節(2015)
主題為「此時.彼語」,試圖探索表演藝術語言的多樣性,突破語言本身的限制。筆者欣賞的作品表現形式多,亦看到不同的美學嘗試,頗能反映藝術節的主題。
以下這些作品的可貴之處,在於它們不單純是語言的並置,而是經過創作者調度的有機跨界演繹,既有文學改編,也有劇場語言的探索,在不同的情境下,原創、改編和翻譯等百花齊放,打破彼此隔閡,用劇場作品建立觀眾與創作者,及至觀眾之間交流的基礎。
.《菲爾德2.0──慾望與謊言》
簡潔的舞台展現了鄧樹榮的簡約美學,而形體劇場的訓練和創作方法,也讓劇場的調度和整體呈現更為精煉。服裝造型等皆與角色身份相關。形體表現了角色的精神狀態,而大提琴的配合更是讓氣氛更為鮮明。舞台上不同戲劇語言相互配合,令作品充滿能量。
.《異色童話》
以李峻一、寂然和鄧曉炯三人創作的故事為主軸,結合本地藝術家所創作的繪本以至澳門歌手馮夏賢、大頭和樂隊Water Singers等所創作而成的作品,展現本地音樂、文字、繪本和劇場等不同領域藝術人才的創作成果。
.《信任》
表演帶有新文本的氣質,極具舞蹈性和喻意(如抬起政客代表其高姿態),演員眾多而未見清晰分工,情節亦未見明顯發展,內容複雜,卻呈現了資本主義下的眾生喧嘩,人身陷金融制度中難以動彈,互信何以崩潰。
第二十七屆澳門藝術節(2016)
2016年是中西方兩位文壇巨匠──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而本年藝術節的主題「時間」,也似乎因此而度身訂造;口號為「重塑想像.感受時代氣息」,務求「帶領觀眾打破時空限制,走進不同年代的光境,感受被時間淬練出的文藝經典」。
對於一般觀眾而言,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相對為人所熟知,尤其莎士比亞在流行文化中已廣被奉為經典,故事更是不少中學生的英文讀本,廣為傳頌。該屆引入多部莎士比亞相關的作品,同樣頗受歡迎。然而,重溯經典的困難在於:莎士比亞所身處的時空和當時觀眾的反應,無法完全複製。因此,作品只能利用改編的方式迫近其精神。正正因為如此,想像的確只能重塑,而要觀眾透過創作感受時代氣息,則恐怕或多或少有點言過其實。
.《仲夏夜之夢》
開幕作品,門票在開售首天便已售罄。雖保留了莎士比亞的現代古英語,但加入眾多娛樂元素,似乎弭平了十六世紀的英國及當代澳門的文化差異,盡可能降低觀眾理解作品的門檻。
.《微觀莎士比亞》
參與者分為觀眾和表演者。表演者聽取指令,以簡單的物件代表劇本中的人物或道具進行表演,而表演者所收聽的則是故事內容,配合眼前物件所造成的視覺效果欣賞表演。觀眾和表演者猶如置身園遊會,共同參與一場有趣的表演,十分適合普羅大眾。
.《短打莎士比亞》
在不足兩小時的時間內,以插科打諢、五花八門的表演方式介紹莎翁一生所有作品,甚至加入澳門的時事,期望以輕鬆搞笑和戲仿的方式,把莎士比亞融入表演之中。
.《馬克白》
採用歌劇的形式,似是說著莎翁筆下的故事,實則是巧妙地借用這部西方經典、威爾第的歌劇改編以及剛果背景作為文化轉譯的媒介,訴說外國資本如何與政治結合,剝削剛果人民,體現了莎士比亞戲劇的價值,絕不限於一時一地。
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2017)
本屆藝術節的主題是「異托邦」。該詞源於法國哲學家傅柯的空間論述,雖然和劇場息息相關,但畢竟是文化理論中的專有名詞,在推廣時顯得艱澀難懂,絕對能令藝術門外漢摸不著頭腦。儘管藝術節當局已透過《導賞手冊》等刊物解釋,以至將其定義簡化為「存在於真實世界中的異質空間」,但相信仍令不少觀眾感到困惑。
在這裡,我們不妨把異托邦看成真實世界的對照物。創作者在劇場裡,建構了一個又一個與現實或主流遙相呼應的異質空間,讓我們通過不同的視角,重新審視我們的日常。這個劇場裡的異質空間,有的是有意識的再現日常,有的則是從日常衍生而來。
.《甲戌風災》
舞台上分兩條敘事線。既然飛貓威故事被不同的方式訴說著,那麼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歷史如何遭到修改就顯而易見,兩者有如平行時空。加入了不少直接與澳門現實政治呼應的元素,如以「澳門無論如何都不會掛八號風球」諷剌氣象局的亂象和天鴿事件。舞台呈現上,以聲音和燈光拓闊了觀眾的想像空間。
.《虛域》
不管是形式還是內容,都明明白白地告訴觀眾劇中的網域──虛域(還有當中的秘園)就是異托邦:真域與虛域之間,僅以捲型垂簾分隔,互為對照。秘園的戀童癖,在真域中是受壓抑的慾望,而虛域中價值交換的模式,竟是以真域中的秘密來實現,因此虛域就是真域的剩餘。
.梅田宏明《形層疊影》
對梅田而言,人不過是粒子的集合,而他希望透過創作為觀眾帶來前所未見的感官刺激。他雙舞作當中的《形層疊影》最能突顯其風格。黑暗之中,白色粒子密集地灑落於背景和舞者之上。在精準的音樂和燈光中,舞者融入背景,幾乎成了非人的存在。然而作品始終難以擺脫其社會性,因為觀眾終究是人,在社會的馴化下,舞台上無處不是象徵和符號,我們無法辨認的人彷彿被宇宙吞噬,竟讓人感受到沈重的悲劇感。此時此刻,何者才是幻像,何者才是真實?
第二十九屆澳門藝術節(2018)
主題為「根源」,寓意「生活的泉源」,更和藝術節手冊上的「生活之根,藝術之源」相互呼應。與此前數屆比較,語言、時間和空間更像是「劇場導論」教科書上的術語,賦予我們理解作品的切入點。和美學形式相對的是內容,而「根源」和「生活」這些關鍵字,反映了策展人謙虛的態度,也較以往更能從觀眾的角度和大眾經驗出發,以藝術建立雙方溝通,乃至觀眾反思生活的基礎,富有人文關懷。至於「根源」二字本身,也呼應本屆多部與身份認同相關的作品。
.紀錄劇場《洄游》
身處澳門,海外移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卻又時常忽略的一群。《洄游》由印尼移工擔綱演出,表演區以竹橋和布簾等海洋意象,以及抽命運卡牌的遊戲,寓意移工面對時代巨輪之不可抗力,並以紀錄劇場的方式讓觀眾直面他者,沿著她們的歷史和背景展開尋根之旅,乃至和家人千絲萬縷的關係,十分真摯動人。情感在劇場這裡成了溝通基礎,讓我們看到與我們的文化迥然不同,卻又有血有肉的個體。
.《匠木浮城》
如果說《洄游》是以印尼移工的背景為思考進路,那麼以澳門歷史為切入點的《匠木浮城》就恰好是對照。路環荔枝碗船廠清拆和保育爭議不斷,是不少澳門人關心的話題。創作以田野調查和訪談為基礎,因此作品中觀與演雖然壁壘分明,從情節本身到造船專業,總是有寫實與臨場感。造船業興衰與城市的大歷史對照,隨著劇情不斷推進,彷如置身其中的觀眾也不斷地反思自身在歷史現場中的角色。
.《十三聲》
源於創作人鄭宗龍母親口述的故事:六十年代艋舺大厝口的街頭藝人分飾多角,旁人無不稱奇。舞蹈所呈現的卻遠不止於一個人的故事,而是童年時代的記憶和想像。鬧市中眾生喧嘩,充滿生命力,每一場都像是充滿節奏感的儀式。不同的台語唱咒和宗教儀式,都在折射生活的艱難,還有令人喘不過氣的命運。斑斕的錦鯉浮流其中,宛如尋找出路的眾生,在龍蛇雜處之境,綻放微弱但矚目的光芒。
.《共建美好家園》
不全然是城市的縮影,但肯定城市想像的投射。大人和小孩一起建造紙板屋和商店等,創建屬於大家的城市。和我們日常的社區經驗一樣,不論是在公共或私人空間的建設,都可能影響他人。「城市」中設有佈告欄、電台、郵箱和社區委員,以便社區中不同的成員對空間運用交換意見,乃至達成大致滿意的共識。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城市不完美,但創作人彷彿在告訴我們一種她們心中建設城市的理想方式。
藝術與生活本為同源
日常生活的經驗,構成了我們的視域(horizon),也是觀眾認識藝術作品的基礎。欣賞藝術作品,就像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筆下的節慶活動體驗:我們不再像異化的勞動般分崩離析,而是集結在一起。因此不論是《洄游》中所討論的女傭印象,還是《共建美好家園》中空間使用的體驗,都在參加者的視域中獲得理解,衍生新的意義並互相共融。因此源於生活的藝術,也就成了我們理解彼此的基礎。
當然,「生活之根,藝術之源」的主題,其實就跟空間和時間一樣山包海匯──你無法把任何一部作品,從主題中完全排除。然而,我們彷彿更能從本屆的主題以及作品中看到移情和溝通的可能,亦不失為令人欣喜的開始。
註1:「今日澳門」Facebook專頁。〈本屆藝術節出票率近八成六〉。https://www.facebook.com/macautoday/photos/a.295231377254027.64334.294336507343514/1510933285683824/?type=3&theater.
註2: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政務司司長出席第四十六屆香港藝術節閉幕典禮致辭全文〉。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803/24/P2018032400972.htm.
註3:各屆澳門藝術節主題之描述引用自其網站及藝術節手冊,不再贅述。
註4:Roche, Eva. S20 Hiroaki Umeda. Artist Thoughts – Composing Holistic Sensations.http://hiroakiumeda.com/artist.html#1creative.
註5:Gadamar, Hans-Georg. 1986, 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London: Cambridge UP.
*本文作者為第二十九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