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周邊社區(上)
和婷婷與阿七見面,在氹仔的一家葡國餐廳裡,當時正值疫情稍為好轉的時期,大家在外地的計劃也已被打亂了節奏。但談起創作和合作計劃,似乎大家可以暫忘一些當下的煩惱,雖然前兩年在外地,但在網上也看到他們成立的「滾動傀儡另類劇場」,在路環舉辦各項藝術文化活動,聯繫起路環市區的社區居民。
跟著他們在市區遊逛,更是發現他們和當地街坊已很熟絡,在崔元記老店用餐時,平時表情嚴肅的老闆,一見他們就笑容滿面,坐在搖扇下乘涼的老闆娘轉頭問:「什麼時候有演出呀?」大概對去年他們穿梭社區的劇場作品印象還深刻。走到商客街的蔬果檔,老闆一家向他們打了招呼,步履未穩的小兒子拿著一袋馬鈴薯,走進他們工作室玩耍,我們臨走前老闆娘還送上當天賣剩的蔬果,當晚我家就吃了許多新鮮的本地蔬菜。婷婷告訴我,每次回到路環工作室時,壓力自然而然會減退,我覺得,這除了舊區悠閒的環境,更重要是人與人之間傳遞的力量。
我在路環開展的偶物劇場工作坊,也是憑藉著這股力量。我們以路環社區為背景,希望學員觀察和繪畫這裡細微的人、事、物,並製作成立體的紙場景;世界上能繪畫的人很多,但能以此表達自己的思想,卻容易被人忽略,每每看到小朋友興奮地抓起筆塗畫的時候,我都深感這可能是我們與生俱來,在成長中遺忘的表達本能。
工作坊第一周迎來颱風後的驟雨天氣,在外的寫生活動也受影響,不過我們卻意外地發現,每家每戶屋前㮔植的小植物,在雨水下顯得鮮綠無比,或是避雨時鑽進了老式咖啡室,喝上一杯香濃的咖啡。這些細節,最後都成為了學員作品的成分,有人以隨處晾曬的拖把為主角,有人創作監視器和燈柱的場景,有人繪畫社區各類型的門,聯繫起兒時路環玩耍的記憶,也有人發掘到丟空的老房子內部,想像一個無人的詭異空間。成品之豐富多樣,它們都是觀察社區的不同視覺,我和學員都覺得,雖然我們是繪畫者,然而在遊走社區的過程中,生活的氣息卻觸動了我們已遲鈍的神經,我們再重新觀賞一棵小樹、一個窗欞、一階樓梯,甚至是一個掛在屋外的拖把。
這次工作坊,讓我憶起在倫敦參與社區活動的經歷。當時我正研究有關「移動」與「家」的主題,經不斷查訪下得知東倫敦的Hackney社區博物館有一個已運作兩年的婦女工作坊,因為那區域以少數族裔及移民人口居多,一群義工每周六早上均在那裡舉辦英語教學活動,作為外來者的我,也不其然變成了她們教學的對象。細問之下,知道不少義工居住的地方離Hackney還挺遠,倫敦天氣常不穩定,有時大雨或大雪下,來的參與者可能只有兩、三位,但整整兩年她們都準時開辦,負責人和我說,因為沒有報名,所以怎樣也會安排義工到場,生怕有參與者前來會失望。除了一般英語教學,她們還定期和不同社區組織合作,教授她們一些生活小知識,如家中電器或設備的英文名稱,如果需修理可以聯絡哪些機構等等。此外,不時也會與藝術文化組織安排一些詩歌或繪畫的興趣班,為她們生活增添樂趣。在參加了近半年以後,我也在那裡舉辦了一個手工書的工作坊。
這次是難得的體驗,使我由一貫舉辦者轉換成參與者的身份,而事實上我也有參與的需求。當真的置身其中時,讓我反思到,一個社區居民需要些什麼?一個活動與他們的生活聯繫又是什麼?是否有足夠時間和心思去認識和了解他們?有時候往往不是高雅放置在展覽館裡的展品,但也不能忽略他們對藝術文化的觸感,當我見到伊斯蘭教徒的婦女頭巾的穿戴和配搭,或是她們製作的手工藝品,皆是藴藏著他們歷史文化的傳統。而當我在工作坊裡分享我家族的移民經歷,以及如何透過藝術的方式去訴說時,她們也告訴我獲得了共鳴。
在澳門,除了這次與滾動合作的工作坊和延伸活動,回來後我喜見其他組織用心經營的社區活動,他們的成品也確實令我感動。(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