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婆》:讓故事植根蔓延
中秋時節,欣賞了「滾動傀儡另類劇場」(下稱「滾動」)的親子劇場《大人細路一起看系列——海盜婆》。由澳門到路環,坐巴士車程大概45分鐘,沿路是熱鬧的旅遊區、娛樂場、密密麻麻的社屋經屋,然後才進入後花園般的領域。舊時人們穿梭澳門半島與離島,則需坐船,風景就只有海,舊時人的生活中也只有一磚一瓦一家人。就如對於主角「海盜婆」來說,家人就是她的所有。
獨個兒居於離島的婆婆厭世又倔強,久久期盼,終於等到孫仔前來探望,同時展開為孫仔尋找寶劍之旅。觀眾先在路環恩尼斯花園集合,再由四位手執燕子手偶的操偶師將大家分流到不同場景。燕子優雅地引路,且不時輕輕飛到平日甚少注意到的微小角落,如靜悄悄帶你參觀牠們的家——原來路環有如此多雀巢。向來覺得,「滾動」是本地最魔幻寫實的劇團,一行人穿梭路環市區瓹窿瓹罅,窺探民生百態之際,卻又跳出不真實但很地道的人物。為觀眾製造錯覺,大概是「滾動」的拿手好戲,這次劇組更邀得墨西哥「繩索劇團」合作,視覺上帶來有別過往的風格。
有時光看表皮,確實是參透不出人的真面目,更何況臉收藏在厚重面具之下?婆婆、孫仔和跟婆婆爭寶物東南亞裔父女都戴著面具示人,面具是一種包裝,也是一種掩眼法。婆婆想孫仔陪伴,孫仔卻沉迷手機遊戲。孫仔失去遊戲中的寶劍,婆婆就在現實中替他找回來。虛擬和現實交錯,巧妙地鋪墊兩代之間的隔閡,竟很合情合理。編導刻意簡化語言,以誇張的肢體讓角色展現情緒,告訴觀眾,他們底蘊裡還是有血有肉。不時喊痛的婆婆是否詐傻扮懵搏取孫仔注意,是真傷心還是扮可憐,更是疑幻疑真。
戲偶是個魔幻的存在,「海盜」更像是童話書才出現的人物。但原來路環原居民不會對這個字眼陌生,路環地標亞馬忌士花園裡的紀念碑,正是紀念1910年打海盜事件「路環血案」。說到這段歷史,不得不說20世紀初的路環仍屬中國領土,但因為葡國士兵打海盜一役,讓當時葡屬政府趁機擴展領地,才讓路環得以成為今日澳門一部分。不知道當時的人會否有身份認同的思考,但可以說,糊口還是比較重要。在海上浮游不知何處為家,倒不如早早上岸。海盜雖在海上猖獗橫行,其實當時也有人此地落地生根,也許海盜婆也是如此而來。
創作人沒刻意鋪敘路環歷史,但隱隱透露出海盜婆與路環到底有何淵源,至於她的過去,就由東南亞裔父女與婆婆上演一幕海盜大戰水兵短劇,交由大家去想像。這一幕,到底是婆婆的想像還是夢境卻不得而知,只覺像是在整個演出中錯置生成,可幸的是,流動的演出場地讓故事得以脫離線性方式進行而不過於突兀。最後一場來到空置房子改裝而成空間,婆婆珍而重之藏好寶物,卻又引來多番打擾,滑稽惹笑又讓人感到悲哀。在你爭我奪過後,才發現孫仔要的並非婆婆所想。那把所謂寶劍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也不重要,原來只是捍衛自己感受的武器,沒有劍,她就表達不了對孫仔的愛。恍然大悟的理解,得以讓婆孫間感情昇華,縱然好一些場口感覺似鬧劇,故事仍是溫暖而意味深長,不失娛樂性。
《海盜婆》是心思嚴謹之作,這次負責戲偶和場景設計的墨西哥「繩索劇團」、創製戲偶的本地團隊也交出水準上乘的戲偶;結尾一幕的房子原本連電都沒有,墨西哥劇組利用在地素材創作,以奶粉罐和廢棄木材等有限資源,改裝成演出空間,視覺也附合主題,拼砌成船隻的模樣,營造出復古的美感和氛圍,兼具童趣與詩意。此劇特別之處是劇組駐紮在路環,因與街坊日常相處而生出連結,劇中不時引領觀眾去發掘社區,在行走途中亦設定與當地商舖互動,可見其心思。既魔幻又寫實地,「滾動」引領觀眾接觸過去的人,聽過去的故事,像是一個尋根的過程,劇組亦同時示範了如何同時紮根,在今天的讓故事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
* 2019 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評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