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下雙脚的「自由」 ——我看《紅鞋子》
《紅鞋子》改編安徒生的《紅鞋》,原著是一個關於人的貪念、虛榮和慾望的故事,女主角珈倫迷戀穿上紅鞋,因此而無視自己所犯的錯誤,最後砍下自己雙脚,裝上義肢到教堂工作,為自己的過去贖罪。這個故事同時具有宗教意味,安徒生的父親是虔誠的教徒,從小到大不能有任何雜念地成長,據說安徒生有一日穿上新鞋參加教會活動,新鞋發出的聲音,讓自己頓時忘了上帝存在,促使了他創作出《紅鞋》。
改編的《紅鞋子》
足各藝術社的《紅鞋子》,保留了珈倫被收養的框架之餘,透過舞台歐式古典大宅的背景,加上氣氛詭異的燈光,營造出故事中的驚慄恐怖氣氛。珈倫的媽媽死後,被老太太收養,無依無靠的她,對老太太的任何要求和安排,全然默默接受。珈倫進入大宅後,故事重新編寫,老太太希望珈倫成才,安排學習語言、藝術、禮儀和歷史,由動物造型的老師,用打和電擊的苦刑方式逼着學習,彷彿人類進入動物世界馬戲團。而“紅鞋”轉換為老太太要求穿上,珈倫最後為了攞脫老太太的掣肘,而砍掉自己雙脚,演出最後外加《肥鵝故事》,講述一班企鵝,被人餵食得又飽又肥後,從大學畢業,等待被人屠宰,整成鵝肝醬。《紅鞋》被大幅度重新編寫,紅鞋所代表的危險慾望,轉移到老太太身上,再加上珈倫由不同的演員飾演,而老太太則由同一人演,集中焦點,讓老太太成為主角。“足各”的版本將原著主客位置對換之餘,故事發展變得相當奇幻,在情節上更把家長控制孩子成材的慾望,完全表露無遺,有別於原著含蓄地用“紅鞋”去代表人內心的貪念與慾望,也完全去掉任何宗教意味,可說是全新的故事。
“自殺”誰是兇手?
《紅鞋子》也大膽地講到自殺問題,老太太的大宅中,有好幾個亡靈,亡靈互相說老太太壞話,他們的死都是受不了她的教育方式,而走上自殺的路。“足各”赤裸裸地呈現“自殺事件”,故事的高潮是老太太一方變成了獅子馴獸師,珈倫不停地跳過一個又一個的火圈,另一方亡靈勸喻珈倫自殺,免受迫害。演出的過程中絕對能感受得到,孩子努力達到家長的要求,努力到被逼上絕路的過程,亦能反映家長和孩子雙方缺乏溝通,不能互相理解對方的行為。不過,逼孩子去學習成才的家長,就是可怕的馴獸師嗎?說“我為你好”就是自殺的刀嗎?有時家長會有機會變成獅子馴獸,但是拿着皮鞭的老太太,也有着巨大的付出,她把自己的時間和精神都放在孩子上。故事到了珈倫砍下雙脚就沒有再發展,因此老太太再次被污名,再次變成大壞蛋,但孩子能有學習機會,有沒有想過誰同時也在付出?家長的立場怎定好壞?認為孩子自殺是因為家長引起,又是否平等地去看待兩者?
“紅鞋”的延續
孩子是一個齒輪,家長也是其中之一個齒輪,推動下一個齒輪之時,自己同時也被推動。《紅鞋子》的老太太和珈倫,兩人關係沒有發展下去。反倒是最後由大宅中的管家,用手語表達,配上畫外音說出《肥鵝故事》,簡單呈現卻意味深長,利用第三者,看着整個事件發生的人,將教育放回整個社會去討論,連結演出剛開始,提出“幸福是甚麼?”的觀點上。企鵝養肥後被屠宰,反映了家長把孩子培養成材,希望有穩定與美好將來的同時,也有可能被社會傷得體無完膚,要再經歷一次成長。正如戲中的珈倫砍下自己雙脚,看似解脫卻不是真正自由的矛盾,所以未來的幸福誰能定斷?
原載於:
澳門日報2017年9月14日、文化│演藝版:砍下雙脚的「自由」——我看《紅鞋子》
*2017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評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