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城詩路《遊園鏡夢》──多元奇觀,何日得見日常?
夜幕低垂,在大三巴廣場,藍衣舞者揭開晚間散步、觀看及體驗的序幕。由「澳門英姿舞園」及「澳門文物大使協會」主辦的「遺城詩路」以《遊園鏡夢》為題,透過舞蹈、戲劇、音樂、視覺藝術、文學等多種方式提出「請君入城留不留」的大哉問。
首先是小城的過往。耳機響起大三巴牌坊的簡介及揚帆的字句,在大三巴廣場內藍衣舞者驟然起舞,來回往復,在牌坊的背面留下一抹影子。一番波濤過後,澳門過往「賣豬仔」的故事上演。拾級而下,演員帶著我們這群「貴賓」走到「招工處」的街邊公園見識「豬仔」(即華人勞工)的他們。「賣豬仔」的暴力及矛盾在定點浮現:賣出到國外做工的,人離鄉賤,甚至天人永隔,不得而知;不出國,又會在本地窮困而亡。
匆匆經過小巷兩側,我們由過去穿越到現今。牆身上錯落擺設了小幀照片,往昔今是,惜走馬看花。兩名演員在巷口尋找著未知,引領我們到快艇頭里大樹旁的藍色漁網裝置及舞者演出,撫摸牆身及化身貓女的姿態令人不明所以,也許是貓與魚的比喻?演出完結,觀眾繼續走到花王堂。居民的圖像佈滿廣場中的音樂盒圓柱,「代表著時代變遷、生命的輪替」(場刊註)。工作人員鼓勵我們一同轉動,卻因大多數人已安坐而只有數人參與。最後,我們由花王堂走到東方基金會,聆聽一場約半小時的《城市微聲音樂會》,紀念區師達神父為澳門音樂界作出的貢獻,為長達兩小時的體驗畫上困惑的句點。
此次導覽集結的形式及單位幅度並不多見,可見主辦單位經年累積,使此作在表達、設計及創作上顯得更多元。然而,無論是揚帆出海的意象、賣豬仔的過去及掙扎、街邊的照片、貓與漁網的並置,詠唱感念的演唱會,各段內容及其對照的空間及路線未對演出設定的「請君入城留不留」留下任何具象的論述或提示。從形式而言,各段各有功能、表達強度及接收時間的差異:場所簡介需要有切身關係,不然就是博物館的介紹;街角小照則需駐足細看,感受細微差距;場地裝置則需要引導觀眾參與或回應才可達致相應效果。這些元素都在文物大使及工作人員風塵僕僕的加急腳步中,成為城市空間走馬看花的表層拼貼或妝點,更遑論肌理及當下生活了。
至於澳門的遺產城市成為演出賣點,那又是另一個後話了。細心愛護的文物如果成為妝扮演出的脂粉,而不是血肉,終究它還是會脫離演出的面容,融入我城「長期達至不良水平」的空氣,難以接近。日常長期處於關閉狀態的場地,反使這些列入路線的空間逐漸成為另類奇觀趣味,將文物變成演出的死亡他者。
遺城之路,本應是人們的日常,非屬節日的應許之地。
原載於:
澳門日報2017年12月14日、文化│演藝版:多元奇觀,何日得見日常?
*2017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評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