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需要怎麼樣的藝術活動? ──觀澳門「城市藝穗節」節目《裂隙──城市中的身體表演》後的反思
2018年的「澳門城市藝穗節」,澳門舞團「四維空間」邀請四名獨立藝術家在群隊街菜市集、大三巴牌坊以及何東圖書館進行《裂隙──城市中的身體表演》,提取日常身體語言,讓表演從生活中湧現,嘗試更改民眾對生活空間及場所的屬性想像,從中打開「裂隙」讓更多可能及想像照入生活。
當《裂隙》在人聲鼎沸的群隊街菜市集進行表演時,舞者們以肢體與「紅白藍」尼龍帆布(香港精神的符號)進行種種「對話」及「交流」時……
一名阿叔匆忙經過,眼角斜視,嚷嚷說:「這種也叫藝術?」,隨即快步離去。
而在人群擁擠的大三巴牌坊前,《裂隙》嘗試邀請現場遊客一同進行廣場健身操,健身操的動作提取自不同的網絡照片(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娛樂等新聞事件),希望藉此拓展民眾對這個集體性的舞蹈運動的思考……
結果,人來人往,始終沒有人敢上前參與,剩下表演者們獨自完成健身操,路人卻選擇在一旁觀望這場「表演」。甚至在表演結束時,大三巴牌坊隔壁的民居的陽台出現一個阿婆,敲起手中的鐵碗,要大家看她放出的一張「告示」──「噪音擾民,吵死居民」。
最後在何東圖書館的《裂隙》,藝術家還和圖書館引起了爭論。
藝術家原本計劃在圖書館的花園內進行一場「晾曬」──由兩個裸露的身體在花園裡,從掛曬衣物、內衣內褲,到晾曬身體,最後沖洗身體的一系列表演行為。藝術家希望拓展民眾對圖書館「閱讀」的概念,而表演行為可否是一種閱讀體驗?藝術家認為圖書館是催生知識的場所,如果表演可以引發新的思考,是否同樣帶來知識的生產?
但最後圖書館不允許這個「晾曬」的進行,而「內衣不雅」、「世界遺產保護」、「民眾投訴」是拒絕的幾項主要的理由。所以藝術家只好在何東圖書館,為來看表演的觀眾遞上兩張紙,裡頭寫的是「晾曬」這個作品的概念、描述、動機,以及他們和圖書館的爭論及回應。
《裂隙》藝術家問:普通民眾什麼時候能理解藝術呢?
藝術欣賞還是社會小部分菁英的特權?
以上種種讓我不禁思考,藝術到底和一個城市,甚至應該說,藝術跟平民百姓到底有什麼樣的關係?
當我們貿然走進他們的時候,希望和他們分享我們因藝術而看到或感受到的美麗動人之處的時候,我們是否真正的打擾了他們的生活節奏和思考?他們的拒絕,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嗎?他們是否真的需要藝術來「協助」他們走這一生?
我們常說,藝術源自生活,它並不曲高和寡,只是民眾看不見,不願意去親近,硬是要將自己和藝術做切割。
然而蔣勳曾在《吳哥之美》內寫道:「『藝術源自於生活』,也許是一句輕鬆又冠冕堂皇的話。真正要深究藝術與人的生活之間的關係,或許並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
蔣勳以埃及金字塔(帝王的墓葬)和其中精緻的陪葬品為例,「如果埃及的社會結構正是一個金字塔式的層級組織,所有我們今日欣賞的埃及藝術,其實是金字塔頂端最高層級、極少部分人所享有的生活內容。」
蔣勳大膽的反問──「用社會史的角度去看藝術,藝術的不朽或許只是一小部分的菁英擁有的特權。追問下去:希臘的雕像與誰有關?宋代的山水畫是哪些人在欣賞?就如同我常常在想:台灣兩千三百萬人中,有多少人一生沒有進過故宮博物院和國家音樂廳?」
藝術過剩,觀眾匆忙走過……
沒錯,我們不希望藝術欣賞變成是社會中的小部分菁英擁有的特權,所以我不斷地增加藝術活動,甚至想盡辦法讓藝術活動主動地走到平民百姓的面前,努力地告訴他們「藝術源自於你我的生活」,讓他們知道他們可以從藝術中受惠,可以協助社會發展,甚至極力說服他們──通過接觸藝術文化才是「打救」他們從現今資本主義重新「活」過來、好好重塑、思考人生的方法。
於是,藝術活動排山倒海地來了。以我生長的國家馬來西亞為例,現今每個週末都至少會有一場藝文活動或演出,每個月都會有一至二項大大小小各類型的藝術節在舉行。
那麼多的活動,你不禁想問,有觀眾嗎?觀眾到底是誰?
美國文化史學大師雅克.巴森(Jacques Barzun)曾將他在八零年代書寫的一批當代文化論文集結在《我們應有的文化》(The Culture We Deserve : A Critique of Disenlightenment)書中,其中他大膽地提出了一個想法:「我們的文化涵養在品質方面逐漸走下坡,值得崇敬的文化也越來越少。我們幾乎可以說,這種情形是與公私部門所善意支持的各種文化活動(包括收藏、展覽、表演活動與鼓吹的行為)越來越多與日益普及相呼應的。」
我認同雅克.巴森曾提出的「藝術過剩」所帶來的問題,它確實使我們分心,沒有時間消化與思考我們每一次的文化體驗。我甚至想將這種體驗比喻為我們在手機上滑臉書的過程,大量且豐富的資訊,但一滑而過,一閃而逝。
當藝術變成不是我們沉思冥想的對象,卻像一場又一場的嘉年華,失去了力量與深度,觀眾匆匆忙忙地「經過」它,或許當下確實帶給他們一種驚喜感或新奇感,但那卻又如潮水般稍縱即逝去,未能深入內心,那我們到底要如何做到我們當初所謂的──讓平民百姓知道他們可以從藝術中受惠呢?
我們到底需要怎麼樣的藝術活動?
*本文作者為第十七屆澳門城市藝穗節特約藝評人
演出節目︰第十七屆澳門城市藝穗節《裂隙──城市中的身體表演》
演出團體:四維空間
觀演場次︰2018/01/18 15:00、2018/01/20 17:00
演出地點:大三巴牌坊、何東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