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綁架狼的羊——《狼狽行動2.0》觀後感
為了讓角色變得更為立體,演出嘗試去呈現他們背後的故事,他們的夢想並不算宏大,而只是希望讓身邊的人得到幸福,這樣有助提升角色的層次,讓觀眾明白到這幾個青年雖然策劃了一場綁架行動,但其實他們並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壞人,甚至是有一種「迫上梁山」的感覺,反而讓他們的行動得到觀眾的同情。
為了讓角色變得更為立體,演出嘗試去呈現他們背後的故事,他們的夢想並不算宏大,而只是希望讓身邊的人得到幸福,這樣有助提升角色的層次,讓觀眾明白到這幾個青年雖然策劃了一場綁架行動,但其實他們並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壞人,甚至是有一種「迫上梁山」的感覺,反而讓他們的行動得到觀眾的同情。
《Bæd Time》是一個故事性很強的演出,運用「三一律」的敘事模式,將劇情聚焦起來。故事主軸是由兩位主角「誰先睡著」的遊戲開始所帶動,透過兩位主角的對話和情感變化,由「誰先睡著」去到「不能睡著」的問題,再討論從小孩的熱情到成人冷漠的悲哀。
《握握手,做個老朋友》沒有扣人心弦的劇情內容,但不妨礙觀眾對演出的理解,演出主要是透過老朋友與年青人的對話,用輕鬆的手法讓觀眾了解老朋友對過去的回憶,或是最近的生活情況。為了帶動氣氛,導演嘗試加入一些「搞笑」元素,豐富劇場的內容,增加觀眾的投入感。
相比故事的主題,劇中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利用誇張的肢體動作帶動全場氣氛。《歡樂假期》的肢體動作誇張卻富有真實感,令劇場節奏變得明快,這些幽默而富於喜感的動作,使《歡樂假期》冷場感減少,觀眾可以更早進入狀態,更容易投入這個故事之中。
演出者慢慢走到床邊,脫下蛙鏡,穿上西裝,開始說起一個故事——用低沉、模糊的語言講出大屋的故事。在另一面,投影幕一直在播放著腸鏡「照大腸」的實況,場面相當嚇人,同時亦把劇場的壓迫感推向高峰。《錦堂》不只是在說故事,而是去挑戰劇場的極限並探索觀眾的反應。
《也許有一天》的特點就是用輕鬆、明快的節奏,配上歌聲帶動全場氣氛。值得注意的一點,全場對話聲緊接歌聲,歌聲緊接對話聲,節奏明快,有力,使劇場的冷場感減少,觀眾可以更早進入狀態,更快投入這個故事之中。舞蹈亦是帶動全劇另一個特點,的確《也許有一天》的舞蹈十分精彩,尤其Paulo José Manhão的表演十分到位,而且令人印象深刻,他成功把一個愚昧、但驕傲的中學生刻劃出來,與女主角的成熟、沉穩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反襯成功突顯出女主角的形象。
是什麼把愛情緊緊連繫著?文字?書信還是情感?可能你會在《將你的手放在我的手心》一劇中找到你的答案。本劇講述的是俄國著名劇作家契訶夫和他的愛人克尼珮由相識、相愛、走到永別的愛情故事,亦讓觀眾思考什麼才是愛情中最重要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