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假期》,一個並不歡樂的假期
《歡樂假期》以馬奎斯短篇小說《我只是來借個電話》為藍本,創作出一個極富想像力的劇場,用幽默的手法諷刺現代社會的不合理體制。
在《歡樂假期》中,主角們在沒有選擇下,被迫接受「上頭」的安排。在故事剛開始的時候,主角們被評定為工作效率低下,不適合工作。在主角沒有選擇的情況下進行休假,並被迫送到島上接受身體修復計畫。當然,身體修復計畫的內容早已被制訂,主角們再一次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接受修復計畫的內容。之後因為身體的差異,「上頭」對主角們的修復計畫進行調整。主角A因為營養不足,以恢復營養為目標進行身體修復。主角B因缺乏肌耐力,需要大量運動增加肌耐力。在主角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再一次服從「上頭」的安排。故事到這裡出現了轉折,主角A對訓練內容不滿,並希望與主角B互相交換訓練內容,起初主角B不同意,但還是與主角A交換訓練內容。最後她們擅自交換訓練計畫還是被「上頭」發現,「上頭」立即把主角們拋棄於垃圾場,主角們在沒有選擇下被迫流放,開始過著自生自滅的生活。可謂是以一個悲劇的方式結束《歡樂假期》這個故事。
《歡樂假期》的故事結構並不複雜,內容清晰,中間的支線沒有影響主線的發展,因此觀眾可以很容易地掌握整個故事的脈絡。但《歡樂假期》未能突出自身主題,正如故事中不斷強調一句說話︰記住!!身體是別人的,享受是你的!這句說話應該是諷刺高層的享受是依靠榨取下層的勞動力去支撐。可惜整個故事之中卻沒有找到太多的地方與這個主題作連結,令觀眾減少對主題的反思,以至未能在觀眾的腦海裡留下深刻印象。
相比故事的主題,劇中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利用誇張的肢體動作帶動全場氣氛。《歡樂假期》的肢體動作誇張卻富有真實感,令劇場節奏變得明快,這些幽默而富於喜感的動作,使《歡樂假期》冷場感減少,觀眾可以更早進入狀態,更容易投入這個故事之中。這亦是《歡樂假期》中值得肯定的地方。
整體而言,《歡樂假期》給人一個不錯的印象。只是未能有效帶出主題,令觀眾在劇場中找不到太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本文作者為第十七屆澳門城市藝穗節特約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