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樂的記憶與冒險--《航向新世界—草帽路飛與同伴的大歷險》觀後
《航向新世界—草帽路飛與同伴的大歷險》明顯是個以青少年為對象的音樂演出,就看這個長長的演出名字,已經跟我產生代溝。不過,青春熱血、尋找個人價值的故事本身就具有某種共通性,劇中青少年因為某科成績不及格,成績表的操行便變差,這也是我中學時期的遭遇。
演出單位澳門管樂協會成立於1996年,其屬下的青年管樂團亦有二十年歷史,一直從事音樂推廣、教育及交流工作。最近幾年更每年製作跨領域的音樂演出,例如去年以宮崎駿、迪士尼動畫音樂為主題的《老鼠愛上貓》,2015年則有經典荷里活電影配樂為主題的《電影音樂夢工場》,一方面選取相對流行的音樂作品,另一方面找來戲劇導演、演員和動畫設計,令音樂會的觀賞元素更豐富、熱鬧。
今年的《航向新世界—草帽路飛與同伴的大歷險》演奏了廿一首日本少年動畫《One Piece》(《海賊王》)的配樂,節目開始,指揮梁樂鳴進場,梁披上背後印有「正義」二字的披風,全體樂手也同時背對觀眾站起,每個人的衣服背後同樣有「正義」二字,開場曲We Are激昂地奏起,取得先聲奪人之效。廿一首樂曲中,超過一半由澳門作曲家葉劍國重新編曲。戲劇部份由歐志恆負責編導,演員除了歐之外,還有近年演出多部戲劇皆受好評的趙啟業、李芯怡,動畫製作由鄭家和負責。
整個故事圍繞自感與時代脫節的老師(趙啟業飾),尋找巴士去黑沙跟學生聚會的過程,當中遇上副校長、小偷、巴士司機、的士司機等,亦穿插了一些回憶片段,老師對跟學生溝通缺乏自信,小偷因為無法融入所謂「正常」的教育體制而淪為小偷,作為一個熱血的青少年故事,結果當然是尋回人生的價值,積極面對人生。事實上,這個演出中最令人好奇的,反而是戲劇部份如何跟音樂會互相融合?這裡包含了三個可以各自為政亦可以互相補充的部份,一是音樂演奏,二是故事,三是表演。表演部份相信最考導演功力,既要敘事,又要與樂團協作,導演明顯注意到音樂與戲劇表演的關係,採取不少對(或被)樂聲干擾的肢體動作或舞蹈化的場面調度,其中下半場的士司機(歐志恆飾)與老師聊起兒子的往事,另一邊飾小偷的李芯怡,則以肢體動作呈現,整段演出三人動作配合音樂的起伏,不會造成干擾,又乾淨地敘述了情節,可說是整晚演出中,音樂與戲劇最協調的一場。
然而整體而言,故事的結構未算十分嚴謹,也可能由於樂曲數量較多,而戲劇部份只得在兩首樂曲之間出現,於是故事發展便顯得零碎。其實某些場面不一定需要有演員出場、對話,只要讓動畫與音樂互相配合即可,雖然動畫不一定含有敘事、交代情節的功能,但卻有將樂曲的情緒、氣氛加以渲染的作用,令演出有更大想像和感受性的空間。另外,是每首樂曲之間,到底什麼時候可緊接一點?什麼時候可以間隔更大?如何構成這場音樂會的整體節奏?在在考驗導演的功夫。
這次音樂會的劇場元素也許未必是幾年來最豐富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樂團派出學生團員參與戲劇演出,擔任戲劇中多個學生角色,打破樂手還樂手,演員還演員的壁壘(其實去年連指揮也得角色扮演),真正做到跨界別的合作,從中亦看到樂團求新、求變的決心。從今年六月至八月期間,「市民專場」有三個音樂團體演出,都不約而同地結合戲劇、動畫等元素,縱然表達方式稍有差異,但亦成為近年澳門音樂推廣的重要手段,他日成效、影響如何或許言之過早,亦宜另文再作詳細討論。
看澳門青年管樂團的演出,令我回憶起學生時代的生活。中學時我混戲劇組,但我很多同學,以至表哥、妹妹都是學校管樂隊的,於是我常常可以在學校內的表演活動、百萬行現場、大三巴前地上,看到不同學校管樂隊的演奏,那時幾乎我認識的澳門學校中,大部份都有自己的管樂隊,管樂演奏成為我學生時代看得最多的現場音樂表演。足見多年來有心人在澳門青少年學生中,推廣管樂藝術的努力與成就。劇名講的是「航向新世界」和「歷險」,也許連續三年的跨界嘗試後,澳門管樂協會正是時候對這些歷險經驗作階段性總結,為他們的音樂發展尋找新的世界。
*2017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評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