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音感2.0》:新的思考、舊的困惑
在漆黑一片的環境中,原本站在房間四角的演唱者唱著歌,悄然地移動並集中到房間舞台的中央。之後,一束射燈由弱轉強地照射到舞台上,身處黑暗的觀眾才如夢初醒地意識到演唱者的突然「存在」,以及她們身後的「房間黑牆」其實是一塊巨大的畫布。她們繼續唱著,但歌曲已由最扣人心弦、高潮疊起、拉動人情緒的部份變回了平靜(甚至顯得多餘的)仿水滴聲(這是我個人認為整個《音感2.0》最讓人失望的部份)。畫布被拉下,展現出一幅金黃色的抽象畫,使觀眾的眼睛明亮。沉默仍然是屬於觀眾的,人們的注意力卻達到了日常生活中無法企及的高度,不少人眼眶都濕了(聽人說其它場次甚至有人哭了)。這一幕觸碰了許多人的心靈,這些跡象都表明了它不再單純是情感體驗,更是一場原始的宗教體驗。
《音感2.0》的元素基本沿襲《音感》1.0版。除了重唱一些1.0經典的歌曲外,仍然是從「視覺的」和「情感的」兩個元素出發進行實驗(這些我在稍前的劇評指出過,在此我便不再重述了)。總體來看,四人的唱功有所長進,而且亦嘗試了許多新的聲音:除了仿水滴聲外、還有擬人語言的哭聲、b-boxing的聲音等,有些部份亦給予人們驚喜;而畫作揭幕的部份,更是讓許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為哲學愛好者的我,這次表演給了我以下思考/感受(當然這些都離不開聖奧古斯丁著作給我的啟發):
- 圖像和情感是否有必然關係。按照哲學家的構想,一般來說圖像代表的是「共同世界」,因為圖像常是由客觀世界所給予的,人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有著高度的一致;而情感是私人的,在現代以前常被理解為不可理解的存在,當代則偏向認為情感反映了一個人的本真存在。兩者有關係是不言而喻的,而真正的問題在於,後者能否獨立於前者而起作用。聲音是一種純粹的形式,按理來說不應帶有任何視覺的或觀念性的,之所以讓人們想起圖像是因為它常與某些特定場景同時出現而致;那麼,當我們被純音樂帶動情緒時(例如極為急促的節拍),是因為它與某些潛在的圖像(例如在潛意識中,甚至來自於刻在基因中的原始記憶)還是音樂使得情感獨立起作用而引起的,這都值得進一步探索。
- 音樂與時間是否有直接關係。學習過音樂的人大抵會知道,歌曲總被規定在節拍之內,也就是前者應被後者完全規範,後者甚至可被視為量度前者的標尺。不過,在四十分鐘的表演裡,我跟身邊部份觀眾卻失去了時間感,那麼,這是個別現象嗎,還是與被剝奪的視覺有關?這些是值得實驗的。
- 人類言語可比日常理解更豐富。一般來說,語言被認為是表達某些意圖的交流現象,而《音感2.0》中就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擬人語言哭聲。在我看來,從表面上來看,表演者的擬人哭聲沒與觀眾交流的意圖,只是純粹的一種聲音而已,但神奇的是,這種聲音卻給人一種詭異的感覺,卻反過來將這種聲音區別於其它一般聲音。除此之外,歌曲中有一段是完全無聲音的(後來才知道演唱者在模仿走路聲,只是我剛好聽不到而已),卻使得整個表演更精彩。這反映了一種有趣現象,就是「無言」、「無聲音」有時候卻展現出更豐富的內涵──沉默是一種無聲的對話──李耳的「大音聲希」也許就表述了這個現象。
最後我想談談對《音感2.0》的評價。讚美的話相信許多人都說了,毋須贅言。我覺得,它的最大問題在於編曲,其所反映的可能是歌唱者們對自己的實驗缺乏足夠的理解,以及對聲音的探索缺乏明確的方向(或明確目的),也就是說,始終在「視覺的」和「情感的」兩種實驗中徘徊。例如,如果說它是一場偏重「視覺的」實驗,那麼這種視覺感就過於零散,無法串連在一起;如果是「純情感的」實驗,那麼它就經常被「視覺」元素所打斷。最教人氣憤的部份是揭幕畫作前的那兩組曲:前組曲聲音非常急促和精彩,成功地將我的內心情緒調動起來(我亦相信所有觀眾亦被調起來),如果這時候突然停下並把一直蓋著的畫布拉下,把金黃色的畫瞬間展現出來的話,那種被調動的情緒和瞬間寧靜衝突的感覺一定非常震撼(當場掉淚的人肯定更多)。可是,表演者沒有這樣做,反而插入了一段模仿水滴的聲音,使得原本激動的情緒漸漸地消停,失去了取得更好效果的機會。可能對於表演者來說,她們認為還有許多元素可以實驗,但是我認為,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在某程度上《音感》已到達它的瓶頸,在磨去觀眾的新鮮感和耐性前,演唱者必須克服以上問題並取得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