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與對話──觀「蓓蕾藝術團」兒童舞劇有感
黑臉琵鷺,素有「大地舞者」之稱,是澳門濕地的重要瀕危候鳥之一,牠們一般於十月在朝鮮半島西部海岸至中國遼寧省之間的小島完成繁殖後,便會南遷至越冬地,澳門便是這些中型長腳涉水鳥類的主要越冬地之一,渡冬後黑臉琵鷺會在翌年五月飛離澳門。根據《香港觀鳥會二○一七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全球現有三千九百四十一隻黑臉琵鷺,而近年來到澳門過冬的約有五十隻(一九八九年的記錄是六隻,二○一六年錄得最高記錄六十一隻),主要在路氹濕地及蓮花大橋濕地這兩處生態區活動。本月初,有十九年歷史的「澳門蓓蕾藝術團」,上演了首個大型兒童舞劇作品《黑臉琵鷺的自白》,以「呼籲環境保護,改善環境污染,讓黑臉琵鷺能夠在澳門安居繁衍下去」(註1)作為編舞主旨,創作立意清晰直接,亦緊貼社會關注的生態保育議題,然而,在觀點與角色衝突的結論上,有很多值得深思與加強的地方。
該舞劇的故事情節,屬於典型的「跨越、遭遇、征服、歡慶」四步曲童話結構(Sheldon Cashdan, 2010)。講述一班小學生發現博物館裡的黑臉琵鷺標本,並從琵鷺仙子口中得知昔日澳門濕地物種豐富,黑臉琵鷺與小動物們和諧共存,可惜近年「暗黑精靈」肆虐,釀成生態危機,於是小學生便決定身體力行,拿起掃把保育環境,掃走暗黑精靈,還黑臉琵鷺美麗的家。編劇沒有選擇對話來呈現主題,而是選擇以自白的方式,由受害者黑臉琵鷺親自述說從其角度所知道的故事,然而,自白是主觀的,在琵鷺仙子的整段自白中,主要陳述昔日的美好與現在的悲慘,角色處境刻畫得較為概括平面,舞蹈場面主要交待狂風暴雨交加之下,琵鷺如何帶領小動物們力抗暗黑精靈,與小學生登場時小城寧靜、乾淨、美麗祥和的場面構成仿若平行時空的對比。至於編舞以暗黑精靈的惡行,來表達澳門當下環境驟變的緣由,未有交待暗黑精靈從何而來、與人類的關係如何,而在整個衝突揭開後,小學生能輕易拿起掃把掃走暗黑,精靈換上綠裝,濕地再次生生不息,沒有對話、沒有智取、沒有交鋒,削弱了戲劇張力,劇情略為刻板平淡。加上暗黑精靈的比喻,使整個舞劇除了小學生外,人類角色基本缺席,到底是想迴避直接對人類的指控,還是作為罪魁禍首的人類,早已在琵鷺眼中成妖成魔,只有單純的孩子才能理解濕地與動物的痛苦?無論如何,壞人不被點名提告、形象被提煉成精靈,惡行不被一一清算、僅以一場狂風暴雨來進行表達,都容易導向城市的高速發展、土地過度開闢等破壞生態的行為,是禍從天降的結果,或只是一場來自暗黑靈界的浩劫與災難,而不是出於人類自私選擇所發的人禍。另一方面, 編劇寫人類角色的缺席,亦隱含著面對珍稀鳥類受到傷害、濕地遭到踐踏,社會上連一個有良知、會挺身而出的人類都沒有──雖然我們必須承認在澳門會為自然保育發聲的人確實不多,但數十年來為濕地保育堅持不懈地努力著的工作者還是有的,現時劇中呈現的觀點,是基於人與自然缺乏對話機會的結果,還是在琵鷺的角度,人類保育生態的努力根本遠不及破壞的力量,牠們看不到任何救助的援手,希望就只好寄予在願意傾聽琵鷺自白的小孩子身上,都是值得思考的。
觀眾欣賞一齣作品之後,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或獲得新的認知是重要的,而能夠打開更多與主題相關的對話、引發關注與思考,亦同樣重要。不同文化背景、年齡與經驗的人們,就著作品探討的題材,分享自己的心得,相信在思想的碰撞中、觀點的交流下,進步便有可能發生。面向兒童的作品,更應考慮兒童在觀賞的過程中汲取的認知、美感經驗與獲得的樂趣,若作品觀點的處理過於簡化,缺少不同角度的對話與討論,實在難以深掘事件底層的訊息,小朋友的好奇心亦容易止步於直白淺薄的主觀陳述,這無疑收窄了可供觀眾探討的空間,家長與孩子離開劇院後能夠延伸對話、交流觀點的機會就少了。
誠然,是次演出的角色造型與舞蹈動作編排,還是能夠穩穩抓住觀眾的眼球。劇中音樂與舞蹈的配合得宜,馮漢祥製作的音樂非常舒服柔和,烘托著整個舞台的氣氛,推進著劇情的前進,讓人很想把故事傾聽下去。而舞蹈方面,動作融合了各種水鳥、動物的特徵,特別是琵鷺的腿部動作,相當優美傳神,舞姿活潑中不失華麗,無論是獨舞、雙人舞或群舞,台上的青少年舞者與小演員們都展現著屬於她們年齡的特質,天真純樸,表現自然不做作,女孩們的肢體跟隨著節奏與旋律,收放自如,畫出道道富含韻律美感的線條,充沛地交待了劇中角色之間的關係。
《黑臉琵鷺的自白》演出主題對兒童和成年人來說,都具有一定吸引力,其背後能夠揭示的訊息亦非常之深廣,特別是在今天廿四小時營運不息的澳門,氣候變遷早已預告若我們再不作生態保育方面的反思,孩子未來的路將比今天我們每年面對一次「天鴿」或「山竹」吹襲更不易走。期待「澳門蓓蕾藝術團」繼續關注環保議題,作更多戲劇意涵上的深耕,為大小朋友呈獻更順暢有力的動人作品,引發社會對人與自然和諧並存的關注。
註1︰引自「澳門蓓蕾藝術團」網站演出介紹。據了解,黑臉琵鷺的繁殖地不在澳門,在澳門只能觀察到黑臉琵鷺的渡冬行為。
*2018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評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