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久石讓》音樂會觀後
我不是一個音樂人,我開始聽久石讓的音樂是因為宮崎駿的動畫,《風之谷》、《天空之城》、《千與千尋》等那些細膩溫柔的音樂,總讓人在急促的生活節奏中找到一些喘息的空間,放鬆、放空後內心回歸平靜。
這次有幸觀賞澳門青年管樂團「最愛久石讓」音樂會自然充滿期待,演出以《幽靈公主》的音樂開場,在樂曲之間會在舞台背後投影一些文字、澳門的圖片以及在圖片中加入小動畫。由於宮崎駿的動畫及久石讓的音樂太深入民心,自然對音樂會所選取的視覺畫面產生既定印象,本來充滿詩意的音樂,在演出中就因硬生生加入的圖片而大煞風景,例如在《飛天紅豬俠》的音樂看到新葡京的背景,在《魔女宅急便》看到蓮峰廟,更在《千與千尋》看見科學館外的心形樹及MGM的廣場等,這些有如攝影展的照片真的讓人摸不着頭腦,幸好指揮梁沛龍最後出來解畫為甚麼選久石讓,就正如場刊第一頁所說:「人類缺少對自然的敬拜,理所當然地侵蝕着垂手可得的資源;生存空間的擴張壓迫着弱勢群體,最終自然的震怒必將天翻地覆,掩埋千里文明,氣吞山河,一發不可收拾。」他說希望藉着這次演出讓我們記得去年天鴿風災對澳門的影響,所以在音樂會中加入一些澳門的圖片,希望我們去愛這個地方。這種由生活出發,透過對生活的反思提醒身邊的人要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出發點是好的,這份執着亦成就了這個音樂會,但那些澳門照片以及照片中小到幾乎看不到的動畫限制了觀眾的想像。在宮崎駿動畫中勇敢的少女、充滿想像力的空中世界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只着重技巧與角度但沒有情感的照片,那些照片被包裝得美輪美奐,但缺少了生活感,一個地方最重要的不是風景,而是人。放澳門的照片其實沒有問題,但可惜的是我在照片中感受不到澳門,感受不到大自然對人類的影響。相反,在音樂會中投影在背後的文字反而讓觀眾聯想更多,文字中滲透出創作者的情懷,文字與音樂互相結合,觀眾可以透過文字看到創作者對久石讓音樂的理解與感受。
作為一個以音樂為主的團體,在演出中嘗試用各種的手法帶給觀眾更多的感官享受,這份勇於嘗試的心是值得尊敬的。希望這是一個開始而不是一個完結,期待將來看到更多有趣的音樂會。
*2018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評論計劃
*原文於2018年9月13日原載於《澳門日報.演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