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參與的內斂——問《夜行:為甚麼?》
本屆城市藝穗節「穗內有萃——路環戲偶及物件劇場節」節目《夜行:為甚麼?》來自台灣的「測不準工作室」,利用聲音、光影與偶物,帶領觀眾進行一場意識流式的城市夜遊。
演出在白天進行,團隊以飛鷹訓練營中一個類似舞蹈室的房間作為場域的選擇,以黑布及其他物料將偌大的空間封閉得密不透光。場內沒有座位,觀眾可以自由站著或坐著,甚至躺臥著,表演者的工作枱在房間中央,陳設著等待塑造光影所使用的豐富素材,從各種日常器物、發光物件、底片、落花、單槍投影機到肌理獨物的機器部件等甚是多元,觀眾們好奇地仰望著四壁與天花,也不時留意表演者乾脆的操演動作,欣賞透過各種物件的組合和巧思,化單調平白為都市掠影,配合聲效調控,創造出的一幀幀流轉不定的畫面。
聲境之旅意象單薄模糊
然而在光影畫面發動之前,先行的是聲音景觀(soundscape)。夜行旅程甫一開始,從環回立體聲喇叭傳來的地標性城市聲音,配合色感濃重的街拍影像,讓觀眾在短時間內通過鏡頭的第一視覺與聲音地標(sound mark),沉浸於熱鬧的台灣夜生活當中,期待著故事的展開。然而,好長的一段時間(雖然整個演出不夠三十分鐘)意象都沒有進一步的呈現,演出維持在影像搭配如夢囈又如遠方收音機傳來的主人翁喃喃自語,現場演繹的聲量與韵律節奏,估計立意並不想讓觀眾聽清楚內容,筆者只能隱若聽到一些哲學性的推敲,一些串連不斷的質問——這些僅僅被接收得到的拷問,由於思緒過於發散,不同的個體投注進去,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這樣的模糊性讓觀眾沒有辦法聚焦,也難以對角色情緒產生共鳴。
劇情的缺失與被動的參與
演出隨著夜越深路越遠,繁華市面換成深巷,沸沸揚揚的人聲退場,由偶而一發的狗吠聲、開關門聲和飆車聲接力出場。雖然視覺已從鬧市中心走到邊陲,再回到燈光與物件合力創造的都會畫面,但角色背後的故事始終沒有展開,因為劇情的缺失,觀眾只發現到主人翁對世界的質問,卻看不到這些質問從何而來。沒有故事的支撐,它只能單薄地呈現主人翁此時此刻此地的狀態,背後的因由卻需要觀眾自行去猜度——「夜行」加上連串「為甚麼」,到底是想來一場遠離熱門景點的特殊導覽、表達出個體對於社會的疑惑與憤怒的情緒,還是純粹呈現一種個人狀態的組合?強加個想像,可能是一個人經歷了一些事或不小心酒喝多了,在夜幕下四處亂走順道將悶在內心的話語一一吐出⋯⋯又如果,觀眾連猜度都放棄呢?
畢竟,人的視點始終是狹隘的,要讓觀眾能夠產生同理與共情,劇場需要提供一定的條件,除了單純的情緒與狀態,我們還需要故事,以提供清晰的路徑讓觀眾得以代入,否則觀眾斂迹於暗黑之中、排除在喃喃自語之外,即使在《夜》刻意模糊觀演邊界的場設下,觀眾可以自選不同的距離和角度去觀賞演出,甚至走近表演者和偶物,但情景參與上仍是內斂的、被動的,觀眾也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能量,以保持參與意識,才能維持個體與作品之間的結連,以發掘創作背後的根源,然而聲音與畫面充斥整個演出,觀眾在沒有喘息的情況下又哪來空間去理解背後的意涵呢?
偶物意義探索與故事激盪
演出結束時,兩位表演者很有儀式感地打開了密室的窗戶,日光穿堂灑落一地,彷彿昭告日出的來臨,象徵夜行的結束,但那午後三時的杲杲日光與曈曨晨曦相去甚遠,筆者心中不禁冒起了「為甚麼」。接著,房間的門也慢慢打開,演出者鞠躬,掌聲謝過,隨即開展了一段觀眾與創作者即興的聊天互動環節。觀眾好奇地探究工作枱上各個物件的來歷,創作者如數家珍地分享並解釋著不同的偶物的背景故事,有觀眾亦回饋到,剛才劇場中使用到的三棱柱,雖然是塑料的,但仍勾起了他幼年的回憶,原來數十年前澳門有生產三棱柱部件的工廠,因此昔日孩童(我們的父母輩)很容易從地攤買到,或從工廠附近撿到玻璃三棱柱作為有趣的玩具。
相比起演出本身,筆者認為這短暫的經驗交流更為珍貴,因為它真正利用素材——戲偶與物件劇場節中的要素,與觀眾的個體經驗進行了連結,而這也正是偶物劇場的核心觀念:通過故事,我們將一些日常物件化成有生命的角色,為其賦予意義。我們看到一件物件從工廠生產、到被購買,再流傳到社區與家庭,被使用、被珍視、最後為個體締造獨特的情感記憶、文化歸屬,乃至成為社會歷史意識的一部分。而這項交流也是雙向的,通過創作人分享收集物件背後的來歷,也激盪出觀眾自己的故事,彼此碰撞、觸動,產生不同的火花。
整體而言,《夜行:為甚麼?》予筆者未臻成熟的感覺,作為「城市藝穗節」其中一個「穗內有萃」的板塊,在形式、內容,以至與路環這個節中節的所在地之間的關係,都仍有許多值得大膽創新、實驗與深挖的空間。這些不僅是希望創作人思考的點,也是筆者想向策展人提出的問題,既然有策展的自主性,如何篩選具有潛力的作品帶到澳門來,在呈現上將在異地萌發甚至是發展完成的節目,連結到本土的文化脈絡,甚至納入在地性的考慮,互動出打破平穩、冒險前行的可能性,讓策展人的角色在「節」的情景參與中更加進取。深入社區文化,以創意的方式連結社區持份者之路遙遙漫漫,期待後續。
* 因藝評人戴碧筠抱病,此文以口述形式錄音,經梁惠美小姐整理後再執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