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虛構的真實是否可信? ——看《大堂巷七號睇樓團》
筆者:
你好,我們是此劇的導演。
首先,謝謝你觀賞後細心寫上劇評,採排場中未能為你呈現本劇最完整的狀態,我們感到十分遺憾。有關劇評中提到處理歷史資料的部份,由於牽涉專業知識及導演的信念,我們覺得需要在此公開回應。
是次創作中,從描寫盧氏家族及家業的興衰,以及19世紀中澳門的狀態,乃至後世對盧九及其後人的評價,還有大屋原來的設計及空間運用等,以上種種,導演都用了相當充足的時間及心思進行資料搜集及整理,並反覆核對及比較,再轉化成現有創作。因此,對於筆者所說的:
每當歐陽氏為經紀「補充資料」的同時,筆者質疑她說的又有幾成真?尤其那些很個人的想法,是否只屬創作人一廂情願的浪漫想像?
創作人運用古蹟說故事,卻只著墨於曖昧不清的敘述多過紮實的史料,筆者覺得可惜。「真實」不一定要在作品中完全展現,但至少應保留說服力?
我們希望了解是哪一句台詞或內容令筆者提出以上質疑?這些判斷是純粹出於筆者的個人感受,還是對歷史資料查核後的結論?
而劇評結尾中所提及的「真實」、「完全展現」及「說服力」,筆者是如何定義(於歷史上及歷史在劇場上的呈現)?以上三個詞語,在歷史學皆是十分大的課題,我們很好奇筆者所指的確實是什麼。
本劇中歐楊氏的的人物設計、道具、服裝以及劇本創作,都是我們經過綜合整理關於盧家及當時澳門的各方文獻後而設計。我們尊重歷史,並希望保持批判及開放角度從當下回看歷史。然而,筆者在整編評論中並未對其質疑的部份加以說明或指正,實在有欠公允。
我們深信這次創作並非一堂盧家歷史課,但亦不會離經叛道地從憑空想像,把空白無根的情感放到前人角色口中。透過本劇引起大家對盧氏家族的好奇,再重新認識故事中的歷史,從而知往鑒今,在大歷史上擁有個人的思考是我們的目的,如當中真的有錯,我們樂意了解。
期待筆者的回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