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鍊金術──看《獨舞/雙人舞展2016》有感
星期六晚上,走進曉角實驗室,看了十個由本地舞者自編自演的作品。
其實這次參加的舞者中有好多位都富相當經驗,有些習舞多年、有豐富表演經驗,有些正在外修讀舞蹈專業,甚至也有已經畢業、成為導師的,因此他們的表演能力的確不弱,但作品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觀念上的差距,對舞蹈本身或對當代舞蹈的思考,似乎沒有反映在他們的作品之中,同時,不少創作人傾向小心翼翼或依循既定模式去做,欠缺大膽嘗試,這個「大膽」不是指外形服飾或舞台設計等,而是內在的思維和表達,能看到內容的作品似乎不多。
Albert Garcia的《Four legs is good, two legs is better》,較為敢於嘗試不同的創作方式,從音樂的選擇及呈現,都有他對內容的思考在其中。四腳身形與動作皆具喜感同時也有顛覆和自嘲的意味,這是少數較能呈現出個人特質的創作人。除此以外,《規》也是一個有特點的作品,創作人高展聰和溫淑恩沒有做出任何我們一般會看到的男女雙人舞動作,而高展聰的素人特質搭配溫淑恩嫻熟的身體動作,竟然毫不突兀,動作十分自然俐落,作品構思也呈現了兩人的思考過程,比較具有當代舞蹈不斷向自己抛出問題的特質。
當晚最為突出的是最後由盧曉薇編舞及演出的《太陽照常升起》。這是一位思考細密,身體能力也很強的創作人。她使用單一動作不斷反覆演化,在重覆之中脫離程式的掌控,也很會運用道具,把中國舞常用的扇子,其唯美而刻版的一面,用作加強那常規與操控之間的關係,尤其音樂的選用很到位,營造出強烈的差異和美感,與動作交織出微妙的幽默感,使作品帶來不同的觀舞角度。
可惜的是,這只是當晚極少數具自覺性的作品,而整個展演之夜,著眼點似乎更多在鼓勵創作這件事本身,卻未對創意的實踐有更多討論和強調。鼓勵創作是重要的,但可能不斷辨證同樣十分重要。
關心舞蹈的朋友常忍不住問:澳門舞蹈怎麼了?但其實可能更需要問的是:到底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事?在傳統的教育編制中完全缺乏藝術教育,或者只用作觀賞節目或技能學習,這都是一大謬誤,藝術教育是思維模式的培養,具創意思維和美感基礎的人不需要一定是藝術家,其實各行各業都需要,而這些教育的缺乏,對社會的影響是無孔不入的。從舞蹈的教育中就可以看到,技能的學習是不足夠的,完整的藝術教育會很重視觀念的開拓。或者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學舞的中小學生這樣多,但他們卻很少主動去看其他舞蹈演出,更少主動去接觸其它類型的藝術創作。
但有時想想,又並非每樣事情都要去怪環境的不造就。在一百多年以前沒有Youtube的年代,Isadora Duncan(鄧肯)卻桀驁不馴地說出──我學舞蹈的地方絕不是舞蹈室,我的舞蹈老師有三位,那是大自然、古希臘雕塑和惠特曼的詩。
到今天只要連上了網絡,我們便很難對世上曾發生過的那麼多美好的作品視而不見,生在這複雜多變的世代中也很難毫無所感地存活。值得參照的東西太多,只看你要選哪些來消化,如何成就個人的鍊金術。當然也有可能適得其反,我不清楚Duncan要活在這個年代是會更自由還是因為選擇太多而死去。關於創作可以討論的實在太多,前人也留下許多作品讓我們反覆思考。
任何時代皆有其緊箍咒,Duncan在那個時代的限制之中卻能找到拓闊個人視野的方式,足以證明她非比尋常的慧根,而這個「創作更多來自生活本身」的方法,到今天仍然奏效,但同時我們也更需要完整的藝術教育,那是培養思維方式的所在,而那不該是藝術高等學府才會教授的,而應在普及的教育學制中就恆常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