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戲的價值與價錢
「一齣戲值幾錢?」這問題看起來很主觀,難以回答,彷彿缺少了一個客觀的衡量準則;「一層樓值幾錢?」這個問題就簡單得多,現行經已有許多客觀的衡量基準,包括樓齡、建築商是誰、交通配套、附近學校、過去成交量與金額趨勢分析等等。如果去問一位劇評人,某個劇場作品是否值回票價?相信會得到一個客觀的準則,劇場作品的評價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抽象,是可以有客觀衡量準則,只是大眾對於劇場作品的客觀評價標準、對於劇場行業並不是很了解。為什麼大眾對於衡量樓宇價值會那麼直觀?但對於衡量一齣戲的價值卻那麼困難?或許是因為人生如戲,戲與人們的距離太近反而看不見,但買樓這件事與人們距離太遠反而很在意。
「一齣戲值幾錢?」這問題可以分為兩個不同但有關聯的部分,一是價值的問題;二是價錢的問題。價值是主觀的、可改變的,而且可以透過物質交換彰顯出來,而價錢則是用來衡量這個主觀價值的交換中介,例如某事物對A君而言很有價值,於是A君便會願意以較高的價錢來交換。於是人們就會發現只要能影響到別人對某事物的價值,便會影響到事物的交換金額價錢,最經典的例子就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存。商業廣告成功地把求婚、鑽石與時間三者結合起來,創造了新的「習俗」(結構原則),影響了人們生活行為,這是一個符號意義的再生產過程,鑽石這個符號透過廣告商所建立的符號轉換模型,最後鑽石這符號原本的意義被轉變了,或者說是增值了,人們把永恆的浪漫想象寄託在鑽石之上,用鑽石去交換這個象徵想象,而價錢則是交換鑽石的中介。
上述有兩個重點,一、價值是可以改變的,價值的改變來自符號意義的再生產過程;二、一齣戲的象徵價值在哪?或者說劇場表演在現今經已高度符號化及碎片化的5G時代裡,還有什麼意義?這個表演對觀眾而言有哪些象徵價值?人們會否把內心某些想象寄託在這個表演之上(又或者獲得心靈上的滿足或慰藉)?有沒有人或公司透過行銷或市場學的策略,能夠為劇場重建一個符號轉換模型、為劇場藝術增值?重新把劇場相關的事物鑲嵌在社會的結構原則裡面,從而讓劇場或表演藝術重新進入大眾的生活或視線裡。今年「城市藝穗節」《老細!藝術有人叫外賣呀~》試圖結合表演藝術與生活中的外賣文化,並保留表演藝術的「共同在場」特性,是一次重新與社會大眾產生連結的嘗試,有某種藝術上的意義,因為今天在網路上已經垂手可得任何表演藝術的視頻,而且有不同地域及年代可選,又或者有大量的表演直播可看,資訊科技讓「表演」化為「訊號」,而「訊號」又是那麼的容易讓大眾習慣及使用,讓大眾認為看或聽見「訊號」就等於看或聽見「表演」本身,從而讓「共同在場」顯得不再那麼重要。
因此可以說,在今天建立一個符號意義的再生產模型,並去重建人們對一齣戲或劇場表演的價值觀念顯得非常重要。或許也可以成為澳門文創產業其中一個努力方向,讓新創的行銷或市場策劃公司進入劇場表演的領域,一起改變人們對一齣戲的想象,讓人們願意用更高的價錢來交換一齣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