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失敗的舞台美學展
看了本屆藝術節與美高梅合辦的《意象與空間——任冬生舞台美學展》,讓人很意外。
沒想過藝術節的展覽會令人如此失望,這次展覽主角是「國家一級」舞美設計任冬生,展覽於路氹區的美獅美高梅舉行。官方說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五15:30至19:45、星期六日11:00-19:45,一般理解,觀眾是可以在這段時間裡隨意進出,理論上作品是一直放在那裡或循環播放。然而,到現場門外的接待員便告訴筆者「已經開始了」,只好匆匆進場。
莫名其妙的入場安排
展覽分為三個單元,分別是「舞蹈單元」、「戲劇單元」及「對話.寓言2047」,形式以播放影片為主,穿插一些光影效果。播放次序是:「大涼山國際藝術節」宣傳片、燈光音樂展演、PowerPoint形式列出演出照片、旁白簡介加播放單元影片,再展示場刊QR code作結,如是者再重複一次,換成下個單元的影片。回想起來這種時段本來就莫名其妙,光看藝術節官方資訊不知道原來是個「展演」,網站亦根本沒有時間表,以致觀眾不能按節目表選擇想看的單元。後來才得知,原來劇院門外有一塊電子屏幕列有時間表,即是說,觀眾只能到現場才知道有什麼可看。
倘大的劇院,在中央放置數排座位——不知道是否這位國家一級大師的刻意設計——坐下來欣賞燈光展演時,如浪漫一點想,可以想像成坐在孤島上看遠方的海市蜃樓一樣,否則就是空洞。雖然整段展演歷時只有數分鐘,但屏幕沒有表明是否屬於任冬生的作品,是否他特地為這次而設計及有何寓意?也是完場後向門外的工作人員查詢,才知道那是任冬生與團隊為澳門藝術節創作,貴為國家一級大師之作,竟連半點資訊也沒有。再來就是,澳門藝術節竟播放別的藝術節的宣傳片令人愕然,「大涼山國際藝術節」水印未有移走,真想問為甚麼不跟對方再作專訪,而是直接使用舊片?
肢離破碎的展示方式
說回作品本身,歷時半小時「舞蹈單元」中幾部作品時代背景為古代,任冬生以現代的方式處理,抽取作品一些符號放置於簡約、折衷的空間之中,如《李白》可見唐代山水畫的蹤影、《粉墨》在大量留白中不乏亭臺樓閣的線條、《宴》則令筆者最感興趣,是把山水畫和石景用玻璃箱罩起來,與四周的演員產生像是展品與遊人般的疏離感。《天路》和《永不消逝的電波》則訴說近代的家國情懷故事,兩部戲在任冬生燈光設計下都對比度強烈,輪廓清晰得近乎超脫現實,視覺上也是十分誇張,似乎也很合乎當代的意識形態,外表看起來多麼光鮮美好。
展覽另一敗筆是,每條影片播放前均有旁白,可是某些描述冗長又抽象,到觀賞作品時已經回想不起剛才說過什麼,好奇為何不加插於影片之中,配以字幕令人更易投入及理解?奇怪的是旁白亦無官方配置的葡文和英文。筆者對於舞台製作和美學上仍有許多不解之處,不知道要歸究於原片,還是後期剪接上出現問題,令故事變得零碎,僅靠幾句說話及一些片段作呈現,觀眾亦無法透過局部和破碎的畫面對作品有更深的理解。這種情況在「戲劇單元」更是顯露無遺,該單元同樣佔據半小時,其中《斷手斯城》播放時間至少有15分鐘,此作品近乎只是放一部攝錄機作遠距離錄影,沒有近鏡局部細看燈光的處理手法,也聽不清楚對白,完全不知道視覺上的安排為故事產生怎麼樣的效果。
「對話.寓言2047」分為三季,賣點是糅合科技與傳統技藝創作,並由張藝謀執導,任冬生擔任視覺總監,演出團隊來自英國、德國、法國、瑞士及韓國等國家,引入多種類型的多媒體表演手法,參演者也不乏中國大陸非物質遺產傳承人,如《織機.精靈》邀來年邁的婆婆踏上舞台織布,配合LED燈及現代舞演出、《唱書.染》帶來傳統曲藝「陝北說書」,加上現代舞與無人機、《承雲.陣》結合笙與電音等,以探討人類與科技的關係。每一季下來,開始可見手法重複又重複,但事實是,這種「很酷」的聯乘還是比前兩個單元更吸引眼球。這部份作品較多,內容較豐富,但只能走馬看花式地看一遍,問題也同上。
沒顧及觀眾的策展方式
早前參與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的「評論搭檯」活動,也從燈光設計師了解到,當代中國劇場的趨勢和一些處理手法,如在西方舞台中嵌入東方元素,依是次作品來看也是慣常用的手法,如放置大中式符號、中文字體等,這些特點均沒有被解釋,最後亦沒總結出任冬生的設計如何影響著中國當代舞台。而且也是在討論下,才發覺任冬生在不同作品中肩負著不同的崗位,有些擔任「燈光設計」,有些則任「舞美燈光總設計」、「視覺總監」,作為非業內觀眾,看完展覽亦無從得知分別在哪,一個團隊如何由「舞美」奠定作品的基調。
官方介紹「所謂的舞台設計不只是佈景,而是設計者準確把握舞台的空間,創造一個環境氛圍,為導演、演員及創作團隊提供創意激盪的空間,也為觀眾締造隱喻演出主題及內涵的意象。」可是,展覽中的拼貼式的展示手法,讓作品肢離破碎,至少筆者看完展覽並沒覺得像官方所言「走進舞台空間,感受舞台藝術的魅力」。只得說,策展人或許沒從觀眾角度思考。看完展覽,劇院門口擺放著三個模型供觀賞,但三個模型放在冷清的門口顯得被冷落,模型亦沒附上簡介闡明創作意念。問到工作人員為何沒有葡文及英文,才得知原來入場前可掃描二維碼,但就只有字幕,並未提供耳機。很難想像,由官方與大型娛樂場合作的展覽,內容鋪排和通達服務都那麼差勁。
一般舞台展覽,一種以展示模型為主,另一種則是參與式為主,而這個美學展則未有平衡展示作品及觀眾如何欣賞。筆者想起三年前由澳門舞台管理技術協會主辦、於舊法院大樓的《澳門劇場設計展2018》,當中有舞台設計、聲音設計、燈光設計、木偶設計、服裝設計等範疇參與,甚至可以看到學習舞台設計的學生作品模型,除了展出過往曾使用的道具服裝、舞台草圖和模型、亦有設計師重新再造體驗式裝置,重現作品在演出時的氛圍,對非業內人士來說,有著拋磚引玉之效。也許不是最「靚」最成熟的展覽,但至少完整度較高,像是自助餐般什麼都有且簡單展示,食客主動取其所需就好,好比這個像是要烹調一道精緻但用錯食材落錯調味的菜式,任由人坐在空蕩蕩的大廳中,被服侍這道「國家一級」盛宴卻覺淡而無味。
評論指導︰盧頌寧、鄭冬、杜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