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生命的可能
以前常笑說英國人喜歡談天氣,自從在這裡居住後,也難免把天氣作為問候的第一句。一日經歷四季、陰晴不定是這裡的寫照,下雨時,風太大打傘不如穿上防水衣物,與此同時,也衍生出不同時節的花種及植物。
蒲公英種子四處隨風飄盪以後,便是滿地蛋黃色的蒲公英小花,最近我也開始在一所學前教育的機構(Nursery)工作,這是一所森林學校(Forest School),接受一歲半至五歲的小朋友。自小生活在澳門的我,這種教學概念對於我是非常陌生的,當初只是觀看到校舍門外綠油油的草地和公園,便遞上了履歷;面試參觀校園時,才知悉校內營火的設施,以及學校取得所在公園的使用執照,故整個廣闊的森林公園也是校園的一部份。
迎來英格蘭的夏季,陽光猛烈,每天跟著小小的人兒穿梭在太陽和草地之間,身體雖然疲累,但也讓我有許多新鮮的體驗。除了惡劣天氣,小朋友基本上每天都是外出活動,下雨下雪也是儘量在外體驗。每次出行前,都需要圍成圈圈講解安全守則,包括緊急情況下老師呼叫的口號、不能投擲石頭及樹枝、不能隨意採摘等守則;公園也是市民遛狗的好去處,為了和狗狗和睦相處,學校也運用了生動的指引,教導小朋友站成雕像(stand like a statue),讓動物不感覺到他們的攻擊性。有趣的是,當狗隻經過的時候,大部分小朋友真的認真地裝成了形形色色的雕像,一排小人兒面容和身體定格的情境,真的相當逗趣。回到快樂學習的主題,安全守則的最後一道是: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開心。(Most importantly, we have fun.)
郊外開心的場景,總是充滿著歡樂和危機的共存,正如我們身處的世界。小朋友是允許攀爬老師高度可應付的樹,故常常看到一群孩子聚集在樹上玩耍,這是我自小也難看到的學習環境,鋒利的樹枝隨處可見,但眼見小朋友也會有意識地避過,雖然偶有擦傷的情況,但暫時未遇上大傷。和他們外出多了,我才意識到,其實小孩追追逐逐難免會失足跌倒,但戶外的草地卻較室內的人造物更為安全,大自然的環境也使較害羞的小孩變得更為主動,至少也會嘗試奔跑在大草坪上。
戶外的藝術體驗更為新鮮,手撿樹枝、石頭和樹葉作畫是平常事,最近一週Messy Play Week,除了用身體在長卷畫紙上「滑行」作畫,也鼓勵在公園裡脫鞋,在土地上翻滾,參與「髒兮兮比賽」;有一個小組的老師安排了撥顏色遊戲,只見一群滿身油彩的大人小孩步入校門,小孩頭髮彩色的程度連在遠處也分辨不出樣貌,難怪每個小孩一早都拖著碩大的書包,內裡不是裝著書,而是幾套內外的衣物、防曬和大水瓶,而我也幫其中的他們一天換過好幾套衣服了。不過,從他們滿臉笑容之下,也想像到他們是享受這種自由的創作玩樂模式。在寬大的草坪下,老師和孩子坐下來,一起指著天空中白雲,想像它們的形狀,那是一幅很美的大自然圖畫。
Forest School的概念源自北歐,英國也是九十年代才引入這種教學方式,我所觀察到的危機(Risk)也是教學環境重要的一環,他們相信,戶外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小朋友發展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自主學習。在英國幼兒教育裡,戶外活動是其中一項必要的條件,Forest School就更相信身體自然而生的直覺與本能。作為城市小孩的我,小時候因地理條件限制,沒法好好在大自然裡盡情伸展身體,才發現,這已根深我的意識和行為裡,看到這些充滿生機與危機的環境,會不其然想到危險的境況,已磨鈍的身體直覺在告知大人的我,身驅與大自然之間的隔膜,又會生怕起這些小孩如何應對變化萬千的天氣。
種種的自我與外在,危與機也混雜在體驗裡,所幸有小孩們作為第三者,告知我新生命是如何在土地裡、天空下日漸成長。走出了固有的教室,教育可能有多少種方式?有多少種影響生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