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的劇場公共領域
最近在Facebook出現了一個澳門藝文界討論度相當高的專頁「我不?櫈——澳門劇場電影評論台」(以下簡稱「評論台」),「評論台」的特性是「容許匿名」,形成了容許匿名的劇場公共領域,「匿名的公共領域」其實很普遍,例如早上的電台call-in節目,讓市民匿名打電話去電台,有三分鐘時間公開表達意見。我們很容易有一個心理期待,「容許匿名」即表示能夠暢所欲言、說真話,並同時又能保護自己(被別人知道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在澳門是很危險的)。所以「容許匿名」是很適合澳門的一種特性,因為澳門面積細小,人際關係緊密,人與人之間很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如某人一但被認為是某類人、被標籤的話,要改變就很因難。
在表達己見或者與人交流時必須要有恰當的禮儀之外,「評論台」這個匿名的劇場公共領域,能否真正善用「匿名」這性質來破除刻板印象,讓表演團體與觀眾之間真正交流內心想法,進一步破除僵化思維、破除標籤,這是「評論台」主辦者須要花心思去經營的課題,如果經營得好,就能創造一個鮮活的、思想自由的、具啟發性的園地。相反,「評論台」若果成為一個迷思與標籤製造基地,不停鞏固僵化思維、助長各式各樣的刻板迷思,就不太好了,應該也非主辦者初衷。
另一個是關於「舒適圈」的問題,我不認為人們「必須要」跳出舒適圈才是好的,要不要跳出舒適圈應該是一個自由的、深思熟慮的選項,由個人或表演團體自己去衡量、斟酌和決定,如果某表演團體已經在某一領域累積了名氣,然後經過思考與討論,認為有條件也有機會演出一些另類作品,實在未嘗不可;但若然發現真的不適合自己,回到舒適圈其實也很合理。盲目否定或盲撐實驗性演出都不可取,學習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理據、學習觀察和分析別人提出的理由,我認為這是日常討論事情的基礎,也包括藝術的討論。
於2020年4月,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註),是《劇場公共領域》一書的讀後感,當中提及過劇場與機制的概念,劇場與社會之間是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劇場不單只是社會上的一個產業、或者賺錢工具、或者可有可無的娛樂消遣、或者是小朋友課餘活動,城市的劇場與社會與其他領域是整合在一個機制之中,實在互有牽連,如果某城市很重視表演,就自然會有許多表演場地;如果很愛足球,就自然會有許多足球場;如果某城市被迫要防疫,那麼任何領域的活動要停止或讓路,防疫——這個國家機制最終成為了一個高成本消耗的瘋狂碎紙機,突顯出國家與城市之間的機制矛盾。
在拙文中,我也曾提出過五點思考方向,作為澳門劇場公共領域的討論內容,不再贅述,在此讓我思考的是,「評論台」如何能夠在劇場與城市的機制之中發揮作用?讓表演團體、大眾、評論人等更好地融入與建構澳門劇場機制?另一方面,澳門是一個由上而下伸展權力的城市,如何能夠讓上層的管治階級看見、明白與了解在地的藝術發展?讓規劃土地的管治人員知道什麼才是適合本地的表演藝術場地?澳門若要有更好的藝文發展,就必須要有更重視藝文的政府、更熱愛藝文的市民,我更願意相信「評論台」的創立會是一個好開始。
註1
拙文見:《劇場公共領域》與澳門的自我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