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思考--走進《親親水族館》
常認為兒童劇場或者說與兒童交流的「空間」是很重要的,「空間」可以說明你與孩子在這個時段中,要建立一個怎樣的關係?
黑沙劇團的《親親水族館》在澳門演藝學院禮堂上演,故事講述主角華倫叔叔遇到了一條從天上掉下來的小魚,他非常開心還幫他命名為「小丁」,把牠放在舞台上一個小小的金魚虹內,故事主要環繞著「小丁」在魚虹內的生活及不快經歷,最後被華倫送回大海。演出以黑光表演為主,從演出的名字看來,「水族館」,已經清楚的出現了觀和演的關係,「水族館」內所有動物都會關在一個魚虹內,而觀看者就在魚虹外觀看,觀看者不可亦不會跳進水中,這是一個十分清楚的關係,被觀者、觀看者,《親親水族館》以鏡框舞台來呈現,跟「水族館」的觀演關係一樣,觀看者的我們坐在觀席中,比較早到的小朋友,就坐在前方靠近舞台的一排軟墊上,觀與演通過無形的鏡框分隔開來,演員就在鏡框內表演《親親水族館》。
可能,戲的名字改為《親親水族箱》比較合適,因為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是一個魚缸裡,而演出的空間大小也跟「小丁」與「水族箱」相似,演藝學院禮堂座位不超過一百,但因為加上前排軟墊上的小朋友,進場觀眾人數應超過這數目,就如其中一場天幕上投映了一個卡通的華倫叔叔,他的人頭靠近水族箱觀看裡面的「小丁」,他的臉很大,讓舞台上那個水族箱更覺擠迫。
演出背景是一種歐洲人的生活,而那種不拘小節的劇場感,在澳門本地作品中少有的,平常接觸的兒童劇場通常是實實在在的畫面,跟你說一個完整的故事,觀眾不能上舞台亦不會引起觀眾上舞台的慾望,而黑沙劇團的演出沒有為了引小朋友發笑而有作很多的計算,雖然故事有些鬆散,但令人看得沒那麼多負擔,看到這個團體性格,但在整體製作上因為這些「小節」的隨意性,便會出現一些令人擔心的小狀況。
就如舞台的形式本已分隔開觀眾與演員的關係,但到「小丁」住進一個水族箱裡後,台側開始放出肥皂泡象徵水箱內的氣泡,小孩一看到泡泡就好興奮,他們會嘗試進入演區打那些泡泡,由於慣性上觀眾不能進演區,於是工作人員把小孩帶回座位上,最後「小丁」不要回水族箱,請華倫叔叔帶他回海洋,這時水族箱的「圍牆」打破,將整個演出空間變成水族箱,整個場地都成為一個「黑光劇場」,演員們帶著螢光的水母、小魚以及汽球出場,這樣的行動鼓勵了小孩從觀眾席走出來取汽球,也從小樓梯到台前與其他小孩 成為「人族箱/館」內其中一隻動物,自由地在魚缸內交朋友,但是演區始終是演區,所以不管小孩如何高興,在這一刻亦不能進入演區,很多小孩只可在軟墊與舞台前窄窄小小的空間上遊走,這種既開放又富有想像的結局,讓我感到有點危險的感覺,這可能是演出者沒有因應這空間而多作考慮的地方。
如果劇團多想一下,會否因為要遷就這個空間,就放棄了最後一個想像遊玩的時刻?
開放地,沒有想太多地創作,到底是較好,還是不好?這真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