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劇評:收在格子裡的《忿怒》
忿怒,一種有著不同詮釋的情感,而在《七種靜默:忿怒》這齣劇作中所展示的,則稍異於一般印象中那種暴發式忿怒,那是一種極度壓抑,近乎無聲的忿怒。
在劇中,「格子」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劇中諸人無不將自己鎖在一個狹小而堅固的格子裡,寧願在屈辱之中歇斯底里,也不願將怯懦的話語宣之於口,任由愛、恨在心中的格子裡靜默地發酵腐爛,最終生成了不知道是對自己、對愛人、對命運,還是對社會的莫名忿怒。
「格子」可以透析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其核心是劇中角色對自身情感的壓抑,這可以想像成他們心中的格子;其次在劇本上的映射,亦即以外牆是「一格格」的公屋作為背景;最後則是將之具現化為劇場道具及佈置,在此概念之下,角色的心理描寫、文本背景及劇場佈景三者以「格子」為線索串連在一起。
Mary和她的舊情人、九月、垃圾婆、七隻手等人,殘酷的社會無疑把他們各自的人生塑造成一個又一個的悲劇世界,然而在予以同情的同時我卻不禁反過來想,要說人被社會影響但社會也是由人去組成,於是從中我看到了世代的交替中的一種痕跡,而劇中角色,不過就是跌落在世代縫隙中的可憐人而已。
在人文主義當道的今天,最重要的是人,或是人的感受;但上個世代則不然,以前最重要的是社會,那時人的所思所感根本就是不足掛齒的事,別把你的感受拿出來丟人現眼,這是社會給人的訊息,所以劇中諸人心中的「格子」就是社會硬塞給他們,用以封鎖他們「真實的情感」,所以即使他們不斷的說著台詞對白,但幾乎沒一句是面對內心,直接而痛快的。
Mary最害怕孤單但她故作堅強,她的舊情人最渴求尊嚴但只把怒氣收在眼睛裡,九月最想說她討厭這樣的童年但裝作甚麼都不知道,垃圾婆最愛他的兒子但只一味的咒罵他,七隻手明明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如此混帳卻自欺欺人的說著豁達的話,眾人都看不起自己,於是也看不起其他人,如此矛盾,整部劇就在眾人不肯,也不懂面對自己,打不破心中格子的情節中,營造出靜默而壓抑的氣氛。
對於這類以控訴社會為題的劇作,今年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眾聲喧嘩」的《浮城.寂Woyzeck》,他們以聲音的運用技巧來攝人心魄,但與之相比,《七種靜默:忿怒》沒有加入太花巧突出的演出技術,但所有事項的安排都恰到好處,充份演繹出黃碧雲小說原著的精彩。
*及時劇評 X 第八屆足跡小劇場演書節
原載於:
澳門日報2017年12月21日、文化│演藝版:收在格子裡的《忿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