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願望──音樂劇《神燈》觀後及兒童劇場的第三個十年
看小山藝術會《神燈》,才驚覺這正是該會十周年的演出,小山藝術會成立於2007年,創團作是與慈藝話劇社合辦的《森林之王》。小山藝術會的成立,標誌著澳門兒童劇場的一個新里程。
過去澳門並非完全沒有上演過兒童劇,印象中,90年代初中華教育會或政府部門已引入過一些外地的,專門演給兒童觀眾看的戲劇演出。1998年晴軒劇社以《小小西遊記》作學校巡迴演出,正式揭開了澳門本土劇團演出兒童劇的序幕。可是下一個接力的演出居然就要等到三年後,草莓田藝術教育工作室的《俠侶北北蟬》。再過兩年,即2003年,牛房倉庫舉辦每年一度的「夏日兒童藝術樂園」,自此,本土兒童劇場才有個比較穩定的演出周期。如果以1998年「晴軒」的《小小西遊記》作為起點,那麼到2007年小山藝術會的成立,便是第一個十年的結束,又開始了另一個十年。
第一個願望︰有更多的兒童劇場
2007年,小山藝術會以「澳門首個兒童劇團」之名成立,打開本土兒童劇發展的全新局面。「小山」成立之初搬演了幾個導演或編劇的舊作,採取比較「保險」的工作方式,後來在許國權、鄧曉炯等本地編劇的努力下,開創了一些具本土特色的原創兒童劇,但由於仍處於探索方向的階段,不同的編導嘗試著各種迎合本地小孩或家長口味的製作模式,仍未形成某種標誌性的美學風格。近三四年間,既能編、導,又能作曲、填詞、編舞的莫嘉紋,幾乎成了駐團編導,參與每一齣劇作,讓劇團的整體風格、演出水平及營運方式彷彿都較前穩定。剛剛才在五月的澳門藝術節上演出完黑盒劇場裡的《星光下的蛻變》,兩個月不到就在文化中心小劇院上演這部十周年的音樂劇《神燈》。
這個被編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三百多年來被改編成不同版本,於各種媒介中重新演繹,六十年代香港粵語片的改編本,更在電視上一直重播至八十年代。然而以現時的小孩來看,迪士尼的《阿拉丁》該是這個故事的基本印象。由莫嘉紋改編的「小山」版《神燈》仍然以貧窮國度裡一個年青小商人阿拉丁為主角(劉宇亨飾),被野心勃勃的魔法師(張可恩飾)誘騙到滿佈金銀珠寶的洞穴中尋找「神燈」,這些都符合故事的傳統印象,故事新編部份主要集中在「燈神BB」出場後。當阿拉丁火速用完兩個願望後,「燈神BB」便代阿拉丁說出︰「第三個願望是要有更多更多個願望。」(大意),直指人類普遍貪得無厭的共性,而「燈神BB」不單人見人愛,而且已在歷來不同主人身上洞悉了自己空有法力,卻沒法改變人類因貪婪而殘害其他人類的事實,充滿無力感,而後阿拉丁遇上曾被燈神變成豬頭的公主後,突感自己變得富有不再重要,應該將最後的願望送給其他受苦的人,於是燈神、阿拉丁、公主三人飛到皇宮之外,以最後一個願望解救貧苦大眾。即使面對魔法師的不良企圖,亦願意給她學習成為快樂人的機會。當我們有機會擁有比別人多的資源時,到底我們要完全擁有它,還是應該將視野張得更開,學會如何分享或運用這些資源,為世界帶來更多改變?可以說,將「燈神」改成既天真可愛又洞悉世情的「燈神BB」,以及阿拉丁如何運用第三個願望,是全劇最具創造性的一筆,亦是編劇言志之時。
在人物設計上,魔法師、一般市民父母的形象可說極盡卡通化、刻板化,編導的著力點集中在阿拉丁、燈神和公主三位主角身上,由吳思遠來飾「燈神BB」已是選角上的成功,他與阿拉丁初遇的對手戲,節奏明朗,很快就切入戲的主題;阿拉丁有小聰明、思考靈敏,是個期望一朝致富的小商販,但卻未至於大奸大惡,劉宇亭的演繹恰到好處,沒有過份為每一個場面服務,而是塑造著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而且演唱、咬字都有不俗表演,能帶領觀眾進入情節中。公主被困於溫室中生活,有漂亮皇宮、有很多宮女侍候,卻原來是個豬頭,這種對童話公主的顛覆性改編也令人會心微笑。
貧苦懸殊、人性貪婪是這個音樂劇要呈現的主題,只是由於在舞台設計上仍以光彩分明的顏色為主,只見人物穿起一身素服卻沒有更多的生活、行動去呈現貧與富的對比,單靠歌詞本身來支撐戲劇細節的不足,以至劇中群眾演員所受的苦難未能留下深刻印象。事實上整個演出而言,歌詞內含的訊息比舞台上的行動還要豐富,也許這是音樂劇常見的現象,但作為一部以兒童為對象的音樂劇,到底歌詞還是舞台形象較能傳遞劇中訊息與內容呢?也許需要作進一步調查與研究。
近年澳門本地製作的音樂劇均在舞台鏡框上投映歌詞,在觀賞過程中反而會忽略了演員的演繹,這次《神燈》作為一部音樂劇卻沒有投映歌詞,反而讓人更集中觀看舞台上的演繹,而且幾乎每句歌詞內容都聽得清楚,這大概同時歸功於演員和創作者對音樂劇表演的高度掌握。如果再挑一下骨頭的話,就是曲風上雖已有加入一些阿拉伯氣息,但並未能一貫到底,在聽覺上其實可更貼近文本、視覺所指涉的地域。
第二個願望︰有更多元的兒童劇場
《神燈》作為小山藝術會的十周年演出,也可以說開始了澳門本土兒童劇場第三個十年,近三四年來澳門本土兒童劇場進入較多元的發展,另一個兒童劇團大老鼠兒童戲劇團於2013年誕生,而石頭公社、足跡、戲劇農莊等亦同時有製作兒童劇演出,加上澳門文化中心、澳門藝術節等亦有引進不少海外的兒童演藝節目,專門以兒童為對象的演出大幅增加,非正式地統計一下,去年近110個劇場演出中,以兒童為對象的演藝節目約18個,即平均每個月至少有一至二個兒童劇場節目上演,而且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外地引進。也就是說,本地製作的兒童劇場數量有上升的趨勢,而且這些分別來自五個藝團的本地演出,絕大部分屬原創劇作。原創或者未經千錘百煉,不過它運用了較接近本地人的生活語言和劇場語彙,在形式和內容上看,也算十分多元,不拘一格。加上澳門藝術節引進相對另類的兒童劇場作品,而文化中心近年則更注意節目所針對的各個年齡層。兒童劇場的多元風景難得建立,不知能否持續旺盛?
謝幕時,「小山」會長鄧小蓮向觀眾講話,言語間彷彿也向燈神許了兩個願望,一是希望有更多場地可以給劇團上演兒童劇,二是資助單位可以資助更多「小山」的兒童劇演出。場地與資源可說是全澳劇團的共同需求,然而,怎樣的資源才是兒童劇場所需的?怎樣的場地才最適合兒童劇場的觀眾?這也許是下一個十年的澳門兒童劇場創作者、關注兒童劇發展的家長們,當然也包括政府演藝場地決策者該思考的問題。
若果在現實中也有位燈神BB給我們第三個願望的話,這個最後的願望到底是什麼?是「有更多更多的願望」,還是應該將視野張得更開,學會如何分享或運用它,為劇場的世界、兒童劇藝的世界帶來更多改變?
*2017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評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