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飛翔的日子——觀《青鳥》
座位上放著一隻隻由場刊摺成的青鳥,是一個別於卻又近似現實的一夜。當你我手握青鳥時,如同回到那一段開始飛翔的日子。
那個世界是簡單的,儘管主角蒂蒂爾前往追逐青鳥期間,遇到不同的波折。小貓小狗一路伴著,相遇巫婆、精靈們、樹們以及爺爺嫲嫲,劇場躍出一幅幅豐富的畫面,如人們追隨幸福的那段日子,有各種各樣的人陪伴。我想,那追隨幸福的過程是:「你不斷追尋」至「發現簡單是幸福」,繼而「你開始飛翔」。
這過程中,誰不會迷失?那些放大及縮小的影子,是一個個的迷失及不確定性,因無法準確抓著幸福而游離於劇場中。那段旅程對於蒂蒂爾來說是一場冒險,不單是尋找他所想要的「幸福」,也是在尋找什麼似的,陣陣昏黃、淺綠、蔚藍的燈光正確定著「幸福在身旁」這想法。而每一個的不確定則由演員展現出來,從巫婆及精靈的情緒,至變成有個人主見的動物、幾種能說話的食物,不斷進行的轉化,一方面誇張地呈現,另一方面則反襯及加強了蒂蒂爾的真實心情——既想追隨,既疑惑,既期待,既緊張。演員在實踐著不同的可能性,他們是冒險家,是探索者,是實驗者,嘗試對「幸福」進行多樣的詮釋,如平日人們對「幸福」下不同的定義般,拿捏得很到位。
在追隨青鳥之時,青鳥以「偶」的形式在數幕之間出現了,使豐富的畫面能瞬間變慢。同時,僅以簡單的音樂及燈光配合之,有效地營造了青鳥的神秘感,頗適合觀眾對此作出思考。最終,此劇似乎沒有給予一個確切的答案,但答案卻是不言而喻的——蒂蒂爾漸漸發現了「青鳥一直在身邊」;「偶」的呈現亦如青鳥本就存在於蒂蒂爾內心之中,呼叫著蒂蒂爾。原來他並不需刻意尋找,便已擁有著牠。
然而這場尋覓之旅並非在同一場景中發生,這場尋覓一部分讓主角快樂無比,一部分讓他困惑停頓,更有些讓他感動落淚,舞台設計幫了很大的忙。除了佈景及道具外,演員更活用了黑盒劇場本身的每個角落,大門、觀眾席間的位置,激活了整個劇場的空間,促進互動。
蒂蒂爾尋覓青鳥的決心,如同成長路上的我們一樣,不斷在追求著那所謂帶給你我的幸福及無盡的名利成就,頓時的迷失讓你我忘記了真正幸福的模樣。《青鳥》的劇組把一切安排得很巧妙,從夢境中醒來的蒂蒂爾,才發覺尋覓以久的青鳥一直在身邊。
記得演出前,演員與小朋友打成一片,與他們進行互動,認識彼此,並以繪畫、摺紙、傾談的方式交流著。演出後,大小朋友手持青鳥離場,完結了是次觀演。願走出場外,我們還能緊記最純粹的,帶著「幸福」,到想飛,想著自由的那片天際去。
*2017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評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