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萌發的小學生戀愛《光影夢工場》
在「藝穗節」看了五個演出,發現每當散場時,都有不少觀眾上前跟表演者聊天,似乎都是表演者的親友。或許礙於空間與人數限制,或許宣傳不足,產生這樣的現象。看這場演出時,注意到有個老師帶了一群學生來看,或許由老師向學生推廣,是增加觀眾群不錯的方法。
對「藝穗節」整體宣傳DM的顏色選擇感到疑惑,我喜歡這些顏色,但不知道這顏色配置和主題「非.日常」有何關聯,看了五場演出後,還是不明所以,像是主題歸主題,視覺歸視覺,缺乏整體的考量,只有《光影夢工場》感覺比較搭得上鮮明跳躍的顏色。
演出當天,進場前,在「海事工房」演出空間的外頭,有個小丑裝扮的人正在摺動物形狀的汽球給小朋友們,演出開始前,小丑沒有換裝,直接以小丑的裝扮,坐進觀眾席的前排,我不禁期待小丑何時會再上場嗎?可惜後來小丑就沒有再上場了。
故事場景在辦公室,內容卻充滿著純真的想像,兩人之間的情感是剛萌芽的,很純真初始的狀態,不計得失,沒有計算的喜歡,不清楚職位、賺多少,唯一考量的外在條件可能只有外表。空間被活潑的奇想、音樂充滿著,所有出錯、倒楣的事,都幻變成趣味。文件不斷掉落,撿了又掉,掉了又撿,重複得像是繪本的節奏,預期得到下一步,卻不生厭膩。擬人化的出前一丁杯麵,蹦蹦跳跳的,想吃吃不到,明明知道他在涎,他在引誘你,他很故意,但你還是會想跟他玩,在手影之中看見幼幼稚稚的小動物戀曲。雖然有時候會不小心看到操控杯麵的線,但我願意假裝沒看到。輕盈跳躍飄飄然的快樂,小跳躍的奔跑感在辦公室被允許著,沒有合乎常理的順序,不切實際、不接地氣,但回到很青春單純的情感狀態。
沒有語言、年齡之分別,只要坐得住,都能夠享受的一個演出。表演者以形體默劇及魔術與觀眾互動,劇中角色在想像的世界裡,自己跟自己玩得很愉快,就算只有一個人,也不會寂寞。一個人坐在觀眾席看著台上的人各自玩得很愉快,自然產生愉悅的感染力,沒有什麼道理,初始自然快樂。在各種小插曲中穿梭,好玩輕鬆,感受到他們自己很享受,眼神很可愛。身為一個成人觀眾,有不能大笑的壓力,因為別的大人沒有大笑,甚至大人還會管小孩笑小聲點。但我還來不及顧慮這些,卻被意想不到的小驚喜解放,笑聲先出來,才聽到自己笑得和前排的小朋友一樣大聲。
在受限的空間裡,調皮且不受限的想像,一格格片段在眼前回放,像是美好的幻影,但消散化開後卻不覺得可惜,因為還會再有下一個,一個接一個,接連無止盡的揮霍著浪漫的想像。有種幸福的錯覺感,好像發生了什麼,又好像沒發生什麼。
*本文作者為第十八屆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