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社會的縮影——兒童歌舞劇《沒有角的三角形》
「英姿舞園」與「大老鼠兒童戲劇團」共同創作的兒童歌舞劇《沒有角的三角形》,以迷信部落三角形村為背景,講述出生在這裡的不同形狀,為了得到神明庇佑、免受族人歧視和怪責,必須將自己打磨成完美的等邊三角形。而天生圓角、被笑形似「荷包蛋」的女主角TriBetty即使舞技超群,但由於出身不夠正宗,而遭到打壓、針對與捉弄,為準備祭典舞蹈付出全力卻換來長輩側目、同儕背棄。掙扎於融入封建主流與保存真我的抉擇之際,她遇上來自「七『角』咁亂村」的新朋友,通過真實接觸,TriBetty瞭解到這個被同族人視為邪魔外道的國度,文明又有趣,不以一形獨大,尊重每個形狀的特質與創意,村民喜愛發明與創新,吸引本為孤女的主角情願離鄉別井,留在多元共融的新世界,施展久被約束的潛能,發明出用途未明的噴水龍。然而,當一切變得十分愜意的時候,卻傳來三角形村火災的噩耗,TriBetty不計前嫌,帶著自己的新伙伴與發明品重回故里,合眾人之力以求神舞及友人的眼淚,拯救村莊命運。
編劇以形狀比喻人的個性和特質,揭示了在單一標準的群體裡,獨特的個性和特質並不受歡迎,別人的目光和權威的認同成了角色身上的一把枷鎖,像怕被同學孤立的「三小姐」不惜代價要成為最優秀,很想達到父母期望的「方包」忍受痛苦磨平尖角改變自己,刻劃出群眾壓力的可怕。通過TriBetty的選擇,故事表達了成長必須勇敢跳出安全圈,接納自己,方能擁有自信去走自己的路。而在這條通往蛻變的路上,又鋪排了一些伏筆,來突顯人人都有優點、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哪怕連自己都還沒瞭解、發現。像氣餒的方包對於自己流量驚人的眼淚感到疑惑,TriBetty還沒清楚自己發明的噴水龍到底會否只是件多餘的廢物,直到故事結局方包的眼淚結合TriBetty的噴水龍,成功救熄了三角形村的大火,方確認自己的能力和人生方向。筆者聯想到,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德威克教授(Dr. Carol Dweck)在TEDx演講中,分享到芝加哥一所高中的成績表,以「Not Yet」表述「Fail」的分數等級——以「未成功」取代「失敗」的表述,這是「成長型思維」的概念,以「還沒」、「還可以更好」的心態,幫助成長中的人面對困難,加強學習新事物的信心。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也需要這種成長型思維,接納自己,迎難而上,不因挫折而逃避、放棄,盲目推翻改變自己,也許一天機會來臨,最不起眼的、不被擁戴的特質便成了達致成功的關鍵。
另一方面,本劇通過封建保守和文明開放的村落,展現面對「不一樣」時的兩種極端態度——前者往往以欺凌、排斥來施行打壓,以神權(三角神)或領導者(村長)的威信為標準,將有別於正統(非三角形)的都統統蓋上不及格或其他污名;後者則採取理解、開放接納的態度來保護不同的聲音,鼓勵獨立思考並給予每個人尊重,讓他們有勇氣去「做自己」。作品中的二元對立是現實社會的縮影,通過歌舞和戲劇刻劃出現實生活中許多的真實畫面——在社會裡、階級間;在學校裡、師長與友達間;在家庭裡、父母與手足間——小眾和不一樣個體面對的困境多不勝數,然而我們作為社群的一份子,我們有沒有搬出「服從就是美德」的道理,要求他們好好地接受指示或教導,又或是藉由優勢,利用社會資本、經濟資本,以至文化資本為自己取得更多利益,而造成對小眾和不一樣個體的忽視、剝削和不同形式的暴力?取態創造對應價值觀的社會,如果沒有角的三角形就在你我之間、就是我們的家庭成員,我們願意社會給予他怎樣的對待?我們如何活出人類共同珍視的信念?這齣兒童歌舞劇有著圓滿愉快的結局,但回歸生活之中,我們應該問或者感慨的是:我們的選擇如何?我們願意給予的是甚麼?
作為歌舞劇,平衡跳、演、唱的需要,《沒有角的三角形》選角上以舞者搭配演員,小演員佔的戲份相對較少,歌舞場面和劇情主要由成人表演者帶動,風格多樣的舞蹈,配合動聽的曲調、黑光元素與精緻道具,整體視聽豐富,也不乏趣味點子及令大小朋友會心微笑的細節。唯一小時半的演出,篇幅稍長,加上部份演員咬字不清,呈現角色年齡、身份地位與性格的語義、語氣、對話邏輯也掌握不足,導致一些對話內容未能明確清晰傳達,而歌詞訊息量也偏多,情理、內容和文辭的配合與平衡有待加強,宜簡潔明確。相較之下,劇中舞蹈部份較為突出,編舞讓場景的「動」與「靜」得到了適當的調配,群舞融合了各種有趣的肢體動作和角色特質,充份展現了戲劇主旨與節奏,而雙人舞與獨舞部份亦清楚傳遞了人物的性格、想像,在建立情節與開展對話上恰到好處,特別是TriBetty離開三角形村後,「三小姐」努力練習但不斷跌倒的一段,舞蹈動作配合演員的情感堆疊,從另一個角度呈現了角色背後的辛酸,非常動人。
本劇的前置互動環節,也值得一提。開場前,赤腳的演員跑到觀眾席上,熱情地以角色的第一身與觀眾打招呼、聊聊天,閒談間簡單介紹角色之間的關係,營造出輕鬆愉快的氣氛,起到暖場及觀演打成一片的效果,對於初次進入劇場的小朋友來說,可以建立起對角色信任,以及對劇場空間的安全感。到演出正式開場時,三位演員落落大方地介紹了劇中可能會出現的暗燈與強烈燈光聲效,並配合技術演示,詢問小朋友害怕時可以怎麼做,引領思考解除不安的方法,讓觀眾對稍後的演出有所心理準備,導演的處理相當貼心。
的確有時候,特別是兒童劇的編創團隊,會擔心舞台的聲光特效可能會令小朋友受驚,影響到及後的參與和表達。《沒有角的三角形》作為親子劇場,沒有刻意劃開兒童觀眾席,小朋友全程有家長或親友陪伴在身邊,在現場不算暗的燈光下,大小朋友甫進劇場,便能夠一起感受空間、觀察整個演區及周遭環境,加上前置的互動環節,小朋友對於與角色一同進入劇情已有一定的準備,反而開場時演員從角色轉換到解說員,有點打破了之前的鋪排。劇場是個築夢的地方,提前預告了演出過程中所能體驗到的幻覺與驚喜,趣味跟期待難免有所降低。
雖然劇場並非小朋友日常熟悉的空間,但相信無論是暗燈,還是強烈燈光聲效,只要是順著情節氣氛出現,而不是以驚嚇為目的突然橫空而至,一般來說,2歲以上的幼兒也可以洞察到變化是故事和演出的一部份,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孩子們更能憑著運思與感知能力,理解和適應這些變化,甚至轉化為有助成長的經驗。
「驚恐」是一種體驗,而劇場正是個安全的體驗場所,當小朋友對周遭有足夠的安全感,他們就能夠放心的去感受和表達,不用掩飾而可以自然流露對於演出的感受,給予反應——聽到有趣搞笑的台詞,會開心地笑起來;見到犀利精彩的動作和表演,會興奮地拍手歡呼;遇到劇中不同意或疑惑之處,便會開口提問——害怕的反應如尖叫也一樣,小朋友隨時都作好即時與角色互動的準備,而不受第四面牆的束縛,並激盪出一種超越僅涵蓋編創團隊參與的集體創造力,而且是有觀眾參與、觀演間交互作用出來的集體創造力——劇場的魅力、現場表演的魔力。當演出結束,離開劇場的時候,那些嚇人的漆黑、烈焰如火的紅光,就會隨著故事的告終,而一併落幕,「驚恐」留底的,可能是緊靠親人的安全感覺與歷險帶來的刺激。
*2019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評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