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要嚐澳門街味道?
筆者常搞混「度」與「渡」。兩個讀音一樣的字,常常被誤寫。據《新編現代漢語多功能詞典》指出,「度」是享受,如度假、歡度佳節,「渡」則用於渡過江海,有渡過難關的意思,如。「偷渡」不約而同地今年看過的幾部作品,如《澳門街味道》、《車衣記》和《勞動的人》。《澳門街味道》的「渡」是,是苦難,還是坎坷過後有艇搭?
70年代尾80年代初,澳門曾出現移民潮,大批新移民從內地湧進來讓人口急劇增加。這批人口的第二代,不乏一班80尾90頭出生、活躍於劇壇的年輕創作人。該劇由「澳門鋼琴協會」主辦,是「鬼馬音樂狂想曲」系列音樂會的作品。協會每一年均邀請不同表演單位,以不同形式合作,今年已經辦至第五年,這次以戲劇形式,由演員、流行歌手、室內樂團樂手和band仔講故事,而風格迥異的樂手各佔舞台一方。主角何展輝是個音樂人,鍾情古典音樂的他時常接觸流行音樂,還要為客戶創作〈澳門街味道〉一曲。輝仔執意把古典和流行結合,然而卻絲毫無靈感。沒有感情連結,就做不出發自內心的好作品,大三巴?觀音像?媽閣?「澳門街味道」是甚麼?
我們活在其中,往外走,又回來,在冷靜與熱情之間徘徊,實在想不到該如何形容自己與澳門的關係。主角對澳門熟悉又抽離的狀態,對於年紀相若的筆者來說,其實甚有共鳴。因為你問我,我都唔知。「澳門街」三個字,本來就埋藏著本土味,大概只有澳門人才會用「澳門街」去形容這個地方。筆者解讀為問的是本地觀眾,是特意地給澳門人看。關於這個提問,作為觀眾的我們可以舉出許多關鍵詞,但是誰去定義哪些是「澳門街味道」,哪些不是?筆者疑惑的是,要定義出一種「澳門味」,是否必要?也許有必要,也許也沒有。要定義她,大概只因我們未能完全理解她。要以一部作品去定義她,大概只因我們沒有詞彙,或已知的詞彙已不足以描述她,所以才需要更多更多的語言、肢體、音樂、多媒體等,以豐富想像。
靈感枯竭的輝仔回家照顧失智父親。與父親的對話,正是尋找答案的好機會。原以為墮入陳腔濫調的框框裡,豈料走出一個魔幻的角色——「小貝貝」——一個彈下彈下的波波形物體,帶輝仔走進父親的回憶中,一探究竟。在父親最深刻的回憶裡,是如何從內地偷渡到澳門,重新過新生活。驚險的配樂下在草林間奔走,逃避水警的追捕。再到拜師學藝,成為霓虹燈師傅。眾人齊齊和唱,唱出舊建築的名字,可說是喚起上一代的記憶,為下一代填補記憶,同時加入互動環節,把貼上名字的氣球散落到觀眾席之間,製造氣氛。似乎父親渡過艱難的日子,也度過快樂自豪的歲月。渡,後來變成了度。
輝仔重新經歷上一輩的過去,由不解到理解。不意外地,最後把故事作為靈感,創作出他心目中的「澳門街味道」,是個歌舞昇平的happy ending。貝多芬、蕭邦與巴哈等樂曲,加上原創的主題曲與專業歌手級演繹貫穿全劇,戲劇性的調度和各種笑點讓人捧腹大笑,整體而言是個雅俗共賞的作品,鬼馬確是貼題。古典與流行,創新與過去,上一代與下一代,互相滲透。只是,作品最尾只能籠統地把「澳門街味道」變成一種集體回憶的味道。說到底上一代與下一代失去的連結是甚麼?一個人與一片土地之間失去的連結是甚麼?故事裡似乎未有加以探討。其實,沒人會在意,劇中主角的「澳門街味道」是怎麼樣的滋味,大概每個人的味道也不一樣。比較想知道的是,為甚麼我們需要尋找這種滋味。是因為我們再記不起?還是根本沒嚐過?
* 2019 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評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