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睛看第三十一屆澳門藝術節
剛過去的澳門藝術節,因為疫情影響了國際團隊來澳,故節目以內地及本地的演出為主。以往我在澳門時,曾在藝術節中觀看過不少兒童或親子演出,如添.史普納(英國)的《羊咩咩.郁郁拱》、後院劇團(西班牙)的《巧手陶偶》、足跡(澳門)的《圈圈》等,無論在主題及形式上,都是至今令人記憶深刻的作品。
本年度藝術節「闔府統請」類別中,演出並不多,我觀看了來自本地劇團夢劇社的《路.遊.戲》以及葡籍現居澳門的藝術家伯納多.阿莫林創作的《反轉澳門——魔法城市歷險記》。
《路.遊.戲》是2018年重演的作品,主題圍繞著澳門造船業歷史,聽說有不少改動,但我沒有觀看第一版本,所以這次是帶著完全新鮮的角度參與。演出在路環譚公廟集合,一個半小時戶外演出途經路環舊區的大街小巷,最後在路環造船廠作結;雖然說是適合親子的演出,不過我參與的場次以大人為主,約有四至五名小孩及青少年同團。我喜歡演出的首站在海邊開始,我們從一條不常踏足的小道走向海邊,沿途看到沙石和海廢,演員們在海邊的岩石後漸漸走入視線,回溯起澳門漁村的歷史;能想像,生活在現在的小孩,難以知道當年澳門的模樣,只認得對面橫琴的建築和發展,故能站在海邊仔細眺望當下的海,感受海水的味道和波濤的聲音,就是一個生動又真實的課堂。
另一個有趣的互動環節,是計算當年造船工人的工資。演員把觀眾模擬成工友,每人派給了帶有人名的工資信封,名字如「大頭來」、「貓祥」、「四眼權」等,既地道也引人發笑,演員特意發問了小孩觀眾,讓他們計算工友一天的工資,帶動了不少現場氣氛,而工資信封也成為了有形的物件,演出後作為紀念,使人印象更深刻。
最後,眾人來到荔枝碗船廠遺址,滿地仍然保留著木條、鐵器和工具的船廠,大型造船機器在頭頂滑動的聲音,正正面對著的大海也與開首呼應,可以很確實地想像到,一艘艘澳門製造的木船就是從這裡出發,當演員們一一讀出年份和日益減少的澳門造船數量,城市在歷史流轉中消失了甚麼?我們又失去了多少?或許小孩觀眾未能反思這麼多,但置身在一個如此真實又帶廢墟感的船廠裡,他們小小的身驅顯得更加渺小,我觀察到他們略帶害怕又感到震撼的眼神,相信日後他們會記得這個場景。
雖然《路.遊.戲》被歸類為「闔府統請」的節目,也列明是適合四歲以上人士參與,如果按照「To For With By 四類參演及市場概念類型」(註1)分類,此作品按其社會意義可以屬於For Children作品,但感覺整個構思和製作還是主要吸引成人觀眾觀看,兒童只是演出額外吸納的觀眾群,主要有以下的疑問:首先是演出時長,一個半小時的戶外演出確實是對兒童體力和專注力的考驗,我參加的場次不算是陽光太猛烈的日子,不過家長們也要不時提醒小朋友多補充水份,也擔心他們會不斷上廁所,這些外在因素也會影響他們對演出吸收的程度;另外,我有注意到整個演出有不少以口號或咏唱形式,來敘說口述歷史,雖然能增加不少趣味,但這些情節是否已經過詳細的考證?如果並非是完全肯定,是否也要考慮演員表述語氣?或是給觀眾適度的指引,讓他們明白這是透過人們口述收集來的資料,尤其對於帶著「白紙」狀態來觀看的兒童,畢竟也是涉及到教育的範疇,也需有更慎重的考慮。事實上,這個作品有不少可以抽取深化的部分,如果在構思時能專誠以兒童作為目標受眾,相信能成為更好的親子或兒童作品。
《反轉澳門——魔法城市歷險記》是我頗期待的演出,無論在故事主題及宣傳文案上,應該更是For Children的作品。《反》主題圍繞澳門的城市景觀,把澳門想像成一個歷險的地方;創作者把澳門地標建築大三巴牌坊、葡京酒店、科學館、世貿中心、海富大廈、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聖堂製作為偶,造型各異,在每個角色的設定上顯得頗花心思,如葡京酒店以鳥籠為主幹,大三巴是「變形金剛」的化身,世貿中心則像一個舊式的電話;我最喜歡燈塔先生的長鬍子及長腳造型,可愛之餘也活像一個站在這裡已久、見證滄桑變遷的老人。
顯然,這個作品的出發點是有趣的,但觀畢後,發覺主題發揮僅限於形體,並非內在。首先,建築物在選擇上並沒有明確的主線,致使每一幕之間有斷裂的感覺。當中他們選擇了不少歷史悠久的建築,創作者特意把其延伸至葡葡牙及歐洲同類建築的歷史,以澳門這個小窗口觀望和連繫世界,這意念是值得欣賞;然而,同時,也有過於主觀的選擇,如導演感到科學館的「愛心樹」帶有浪漫的感覺,故把偶想像成情人,並以人的形態出現,這無疑是從大人的角度來思考,小孩觀眾難以理解這些象徵意義,所以也無法投入與這些角色的互動之中。
在舞台和座位安排上,因為木偶在台上佔有的比例較小,且舞台處在高於觀眾觀看水平線,也不是階梯式座位,故後排觀眾並不能細看演出,再加上疫情關係座位需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眼見一個小孩觀眾中途時離座,摟入媽媽懷中,事實上整個演出和觀眾頗有距離感,並未能形成互動的氣氛。
此外,由於是葡萄牙語為演出語言,故現場設有中、英字幕,然而,也是基於上述場地安排情況,字幕過於細小也密集,而且涉及大量歷史的詞彙及歐洲地方名稱,雖然演出已列明適合六歲以上小孩觀看,可是連大人也難以完全看清和理解的內容,小孩也更難以接收,而且,歷史以這樣直述的方式敘述並不是吸引小孩的觀看方式。我相信,語言不是主要的問題,因為現場不乏葡語的小孩,但演出基本上沒有起承轉合,而且歷史和劇情沒有充份融合,小孩觀眾的反應最為直接,明顯地,他們有為每個角色趣怪造型而發笑,但到平鋪直述歷史時,現場就一下子平靜起來,我也在不少的疑問中觀看了一個差不多一小時的演出。
總體上,《反轉澳門——魔法城市歷險記》還是處於一個創作的中期階段,雖然演出的角色在造型上有下過不少功夫,但內容及場地安排上還有不少可發展和成熟的空間。
註1:《專屬「兒童劇場」探源與展望(一)》,王添強,2021年4月19日發佈,https://beta.thestandnews.com/art/%E5%B0%88%E5%B1%AC-%E5%85%92%E7%AB%A5%E5%8A%87%E5%A0%B4-%E6%8E%A2%E6%BA%90%E8%88%87%E5%B1%95%E6%9C%9B-%E4%B8%80
演出:路.遊.戲
團隊:夢劇社
時間:5月3日 10:30
地點:路環譚公廟前地—荔枝碗村
演出:反轉澳門——魔法城市歷險記
團隊:伯納多.阿莫林
時間:5月22日 20:00
地點:海事工房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