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2022年的評地
2022年最後一篇文章,正好回顧這個駐站一年的「評地」。作為澳門暫時唯一表演藝術評論網站,「評地」也許已漸漸成為一些澳門劇場研究者,又或純粹想了解澳門劇場發展的讀者,一個可以光顧、參考的地方。這裡說「可以」,其實還包含了「唯有」的意思,因為你要了解這裡的劇場最好的方式,自然是進走這裡的劇場,體驗當中的情況,評論文字是一種傳統的記錄方式,不過卻並非完整的歷史記錄,它反映的往往是書寫者的偏見。可是,劇場又是稍縱即逝的,評論作為一種傳統但又不完全可靠的記錄方式,卻又不可免地成為存在的倒影,讓沒法親歷其境的後來者,藉以尋索、對證。
那麼評地一年到底承載了多少個演出的評論?2022年裡,評地刊登的評論文章共得44篇,當中有20個作者,涉及的演出32個,首先它反映的是評論文章數量從來不能與年內上演的演出數量相比,每年總會有大量演出演後默默無聲地似的消失。在「自然淘汰」的角度而言,有些演出被記錄有些沒有,似是無可厚非,可是現在沒有被評論人書寫下來的演出是否完全缺乏討論價值?這個實在是成疑,尤其當今年九月Facebook專頁「我不?櫈—澳門劇場電影評論台」成立後,便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在「我不?櫈」中被熱烈討論的演出,在「評地」裡卻寂寂無聞,或只有一個人為它寫過文章。所以評地的作者群與「我不?櫈」的作者群(若有),在審美趣味或書寫對象之間,到底存在著多大的距離?
另一個老掉牙的問題是投稿主動性的問題。看看44篇劇評的分佈,1月、8月、11月,三個月份都得0篇,其中只有8月為直接受疫情影響之月份。然後文章最多的三個月是3月(7篇),6月(9篇),12月(11篇)。這三個月加起來共27篇,已佔全年文章總數的百分之六十。而這三個月份也正值「劇評班」學員實習、「及時劇評」、「澳門藝術節」駐節評論、專題徵文等活動舉行的時候。亦即是說,如果單靠劇評人主動投稿的話,文章數量大概就像其他月份,每個月1至4篇文章不等,情況難以令人樂觀。劇評人不想寫(或沒有寫)這個問題,有劇評人曾提及因為沒戲值得寫,的確回看2021年,即使是疫情爆發後的首次「澳門藝術節」,內地與本地節目都引來不少自發性投稿,一時熱鬧了不少。但反觀今年,「澳門藝術節」的評論不管是不是本地演出的,一律只有特約駐站評論人的文章,會不會就是因為絕大多數內地演出都被取消?而國外、台港演出彷彿不說自明地消失也會不會是一個評論下降的原因?所以,本地團隊的作品,對本地評論人來說,比較不值一評,對不對?
回看「我不?櫈—澳門劇場電影評論台」今年9月開台之初,來勢洶洶,人們對這種,早在2000年前出現又消失了一段日子的線上匿名評論,到底是評論的新星還是評論的淪喪莫衷一是。可是,當無須負上認真論述之責的網上評價大受注目,過去強調評價必具備論述的劇評要求,並未真正受到衝擊,而且更提示真正希望書寫劇評的寫作者,論述的價值往往正是每一篇文章、每一個被稱為劇評人的價值本身,而非對個別演出給出的簡單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