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是吾鄉:觀《遠方之歌》
兩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大大改變了旅遊業的生態,移工「回家」的路途也變得異常艱難。只是「回家」從來不只是地點轉變。那個我們出生的國家、城市或村落,稱作「家」的地方未必是我們心安之處,因為鄉愁從來都是五味雜陳:伴隨著「家」之所在的,是我們生活的痕跡和回憶,只能回味,無法複製,更難以改變。
「卓劇場」與「眾聲喧嘩」聯合製作、當代英國劇作家西蒙.史蒂芬斯(Simon Stephens)的作品《遠方之歌》正是藉著主角的尋根之旅試圖叩問靈魂何以安頓。作品中的唯一角色,荷蘭人Willem(葉嘉文飾)移居至紐約多年,收到弟弟Pauli猝死的噩耗,不得已返回故鄉,直面自己與家人以至與世界的關係。
迥異於不少以劇情或角色推進的劇場作品,《遠方之歌》由七封由Willem在這段不安的日子寫給Pauli的信組成。文學理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曾以「作者已死」闡述文本詮釋的開放性,而《遠方之歌》中的書信則恰恰相反——讀者已死,Willem的信件是他自己的創作,也只能代表他的自我意志,暗示他在世上再也找不到其他聆聽者。舞台上以讀白形式朗讀七封信,舞台動作不多,容易變得沈悶,因此對演員來說是極大考驗,幸而葉嘉文展現了強大的舞台能量,表現不慍不火,著實令表演生色不少。
止不住的詭秘
返鄉時的惴惴不安有時是源於對熟悉場景的陌生感。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曾從德文字源指出「詭秘」(德文:unheimlich)與「熟悉、像家一樣」(德文:heimlich)有重合之處,因此於詭秘經驗中,長久以來熟悉的場景變得陌生,甚至帶來恐懼:「也許事實是這樣的:詭秘者是隱藏下的熟悉之事,它經壓抑後重返。任何詭秘的事物都具備這條件」、「詭秘令人產生恐懼感,而恐懼的來源總是回指著那些熟悉已久的事物。」(註1)
借鑒佛洛依德的洞見,也許我們可以發現《遠方之歌》的舞台設計和調度與Willem的詭秘經驗和壓抑的精神狀態暗合。舞台的主場景是酒店房間,雖然掛了數件衣物,但木桌椅、瓶裝水和小型雪櫃等組成的空間仍予人程式化的陌生感,彷彿暗喻Willem四海飄泊,無處為家。如此設置更是與獨白內容呼應,例如Willem在其中一封信中提到他回到荷蘭的家中,卻與家人起衝突,因此母親叫他不如「回家」——這時對Willem而言,故鄉早已毫無歸屬感,家不像家。隨著Willem讀出一封又一封他寫成的信,他及後打開舞台後方木製趟門,從玻璃中的鏡像重新直面自己,再進入由客廳組成的另一空間,彷彿隨著回憶來了一次時空重返。
詩意的呈現
孤獨是舞台上呈現的狀態,而寂寞則更指向心境。早在表演開始時,表演區中間挖空的淺洞已堆滿信件。隨著情節推移,淺洞成了Willem的心潭。他把一封又一封寫給Pauli的信件草稿丟進淺洞,將無法處理的事情不斷壓抑於此——在荷蘭所發生的一切,和家人糾纏不清的關係、與同性戀人的未了緣等。當被壓抑的事物最終重返,Willem就不得不在這裡尋找他寫給Pauli的信,同時深深挖掘成功的銀行家面具背後的自己。
《遠方之歌》的文本是精準而詩意的,而「卓劇場」與「眾聲喧嘩」的舞台呈現也是如此。劇場上的燈色基調晦暗。百葉窗之間明暗晃動,Willem在幽閉的空間中不斷內省,袒露自己的不安和空虛,然而光源變化也側寫著時間推移,Willem卻依舊故我,無法從過去中抽身,不禁令人想起俄國作家杜斯托也夫斯基筆下的「地下室人」如何在自己的世界裡以犀利的言辭邏輯批評社會的虛偽,卻在現實中難以動搖社會一絲一毫(註2)。假若杜氏的關懷是政治性的,那麼《遠方之歌》的關懷則是社會性的:Willem向自己的剖白難以改變他與家人和情人的關係,而他寫作的對象也是已經死去的Pauli,無力讓他扭轉冷酷的現實,即使經歷家人重聚,重遇舊情人,卻於喧囂中更顯寂寞。按Pauli的說法,歌比文字更原始,人類或許更適合而歌唱而不是文字表現情感,但Willem雖然說他喜歡這樣的說法,卻始終必須以複雜的文字寫成七封信。音樂終究只是鄉愁,而疏離的關係至劇終依然疏離,無法以重返失語狀態來修正。
疫情下的全球化浪潮
劇本寫於2015年,當時仍未遭逢新冠巨變,而《遠方之歌》也可謂是針對全球化浪潮的回應。舞台上設有一部背向觀眾的電視,雖然沒有畫面,但觀眾仍可聽到記者以有口音的英語報導新聞;Willem在其中一封信說「紐約就是阿姆斯特丹」,指出紐約人緬懷與荷蘭的連結,然而後來我們也知道兩座城市對他而言不可能一樣,這是文本埋下的反諷。時移勢易,疫情陰霾下的我們,訊息流動容易,人員移動卻艱難。大都會中集合了更多思鄉寂寞的靈魂。《遠方之歌》給觀眾留下的,或許是遊子被壓抑的蒼白情感,還有對家的愛恨纏綿。
註1: Freud, Sigmund. “The Uncanny.” http://web.mit.edu/allanmc/www/freud1.pdf.
註2: Dostoyevsky, Fyodor. “Notes from Underground.” https://www.gutenberg.org/files/600/600-h/600-h.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