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樹一格的《空氣動力學》
在現實之中,肉體無法逃脫重力的限制。人類僅能透過科技跳脫地心引力,例如飛行。
「第二十六屆澳門藝術節」委約製作《空氣動力學》是由曾被紐約《村聲週報》譽為「超級舞者」的台灣編舞家林文中擔任演出的藝術總監暨編舞,夥拍台灣設計團隊及台澳兩地舞者,把他求學期間對航空科學的興趣轉化為表達無視重力的飄浮,又或人類在環璄中掙扎求存的舞作,並以突出的視覺效果及編舞形式為觀眾帶來想像的多種面向。
在舞作的開端,舞者在投影幕後方,狀似拳擊,配合投影幕上的各種飛行載具,將人置於飛行之後,作為人類恆久為跳脫地心引力而借助航空飛行之力的引子。接下來,接近七十分鐘的舞作中,舞者透過各自身體的扭動、與其他身體接合及四肢接近偶戲懸吊的動作創造出近似飄浮的狀態。舞者多以多人舞動的方式,牽引相鄰的舞者通過手腳等身體部位的快速接合,不斷在舞台上構築流動的時刻,使舞台上的他們的個體顯得各自獨立,同時又在特定時刻成為一個整體。舞者無時無刻似靜猶動的活動方式,肯定要求相當高的肌肉強度,而實際上編舞家也曾於訪問及演後座談分別提出過舞者的訓練是以每週四至五天為單位作訓練,透過基於編舞家提出對飄浮的概念創作,然後編舞家再從中整理出他認為可用的動作。這樣的訓練形式使舞者能夠更深入地探索作品的概念,及有更多的時間鍛練肌肉的力量,以達到編舞家提及的「以關節運動為主軸」及「消去強調肌肉的舞動」的目標。從實際演出來看,雖然前者未如理想,僅能從屈折的四肢中看出強調關節運動的意圖,但是後者的目標則有確實達到。縱使舞者在演出完成後氣喘吁吁,演出中他們舞動的表狀卻貌似都不強調力量,舞動顯得不像舞動,倒像潮水流動,在舞台各方延綿不斷,看似柔和卻強靭無比。這種舞動模式使《空氣動力學》編舞方式並不強調四肢延展、「力量」及「外向」這些可見於芭蕾舞或在現代舞的動作模式,反而強調身體流動、「收縮」及「內向」,在極具速度感的演出之中置入柔和的韻律。像《空氣動力學》這種試圖通過與現代舞或芭蕾舞迴異的套路以探索身體舞動的創作風格,使它的代表性與藝術節的其他舞作產生區別,如《舞詠》把芭蕾舞動作拆解及重構轉化成具有強烈戲劇性的景象;舞蹈劇場《記憶藍圖II》透過在融合現代舞及中國舞的群舞中,嘗試注入東方或本地印象的概念;=以及《斷章取藝-獻給碧娜》中以身心障礙人士有異於常人的動作變成編舞動作的一部分等。
然而,舞者掌握這種運動模式的情況,從他們在集體相連舞動時只要有一點稍為落拍,就會急趕追上的狀況來看,似乎還是處於「做」動作,而非把做動作的原由「動」出來的層面。再者,舞者以外的視覺設置,如舞者上方密集懸掛,佔了舞台高度一半的膠條裝置,發現雖說是編舞家用心要營造出空氣或壓力那無法接觸的形相,膠條的數量過多還是會使舞者的動作顯得失色甚至不可見,令舞者的動作難以看清,尤其是當舞者的編排到過舞台後方的時候。而且,最後一幕遙控飛機在空空如也的舞台上迴旋的畫面,則僅為強調編舞靈感源起,而稍有畫蛇添足之感。總的來說,《空氣動力學》無論是物理科學的創作源頭及別樹一格的編舞手法都使它與本地舞作或藝術節其他外地作品產生區隔,只是舞者理解動作的內涵及配置舞者外的視覺元素還是可有更進一步的調整,以更為突出舞作的動作風格及讓整體視覺效果更為精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