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遷移者之歌》,寫遷徙史之詩
「石頭公社」的《遷移者之歌》以形體和集體創作、編舞和歌唱的形式,探討移民的歷史進化、遷移者身份問題和遷移群組之間的關係、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權力關係。演出章節分為五個章節,分別是「分裂、進化」、「歷史:沒有終結的遷徙」、「奴役」、「每個人都是遷移者,在孤島上」和「失語」,內容從導演莫倩婷的個人家族遷徙史作出發點,將菲律賓詩人Marjorie Evasco的詩《摺紙》改編成戲中的重要旋律《遷移者之歌》一歌,以文字寄託著思念和距離之愁的同時,似乎也在詢問什麼是家?家在哪裡?
演出場地為位於媽閣上街的海事工房一號,共分三個演區,分別是戶外、海事工房正門牆身和海事工房室內。一開始觀眾被帶到戶外,視線方向面向微斜向下的斜坡,後方為水的區域,一顆像包裹著胚胎的紅色薄膜蹲在地上,靜候著觀眾的進場。
演出開始時,紅色薄膜內的人體慢慢蠕動,幾個演員從左右兩側走進來,圍著正在蠕動的紅色薄膜團舞動,紅色薄膜內的人形彷如尚在蛋膜裏的初生小雞般,準備探出頭來迎接新的世界,在旁舞動的演員分別講著不同的語言,往觀眾前行,訴說著有關遷移的詩意式字句,其後演員們一會兒像原始動物般使用四肢奔跑,一會兒組合、聚散、擦肩而過,他們引領觀眾移動到第二演區,演出區域的轉移就像移民承載著遷移記憶的行走。此時,兩位女演員在海事工房的正門,分別背貼著最左方的牆和窗,擺好姿勢等待觀眾的移動,她們時而停頓,時而迅速移動,作出較為抽象的身體動作:定格、限制、扭曲、躲避。牆上的大窗透露著水平移動的圓光,像是巡邏人員以手電筒搜查或是燈塔發射出來的光,亦讓觀眾明瞭演員們正在遷移或偷渡的過程中,從室內打光到戶外模糊了室內和戶外的界限。編舞的概念、燈光設計和場地的特點融合得獨特,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兩位演員從左方移動至右方的大門,進入正門後觀眾亦隨即踏進第三個演區,觀眾被引領停留在正門附近,從這個角度來看,演區呈長方形,視角上能將整個演區的佈景看得十分清楚,左方是幾排的觀眾座位,由各式各樣、不同設計的椅子組成,中間到右方為演區,整個演區的地上佈滿沙子,在左方觀眾席的前面,有五張款式一樣和覆蓋著沙子的椅子,中間觀眾席的前面有幾個平放的棧板,沙子上有堆到約兩米高的棧板。觀眾進門後,有一位演員背著正方形的包裹,空間的最後方有幾條豎的燈光亮起,背光加上佈景設計的效果不錯,加上其他同背著一樣包裹的演員出現,和其中一位將裹在身上的布料用「之」字形路線圍繞在柱子上,然後其他遷移者拉著布料向前走,到布料的斷掉,像是前人為遷移者開路而犧牲的情境。其後的部份包括了奴役的場景,女演員站上棧板的高處,唱著歌奴役著遷移者;遷移者在表演區域的中央煮食「非洲雞」,然後演員們成群結隊唱歌跳舞和最後女演員沒有對白的獨舞。
整體而言,上半部份的演出和劇本的概念充分利用了場地的空間和建築上的特性,演員們精神亦十分集中,下半部分因內容上時間軸的跨度和表演形式的多樣化,讓人感覺張力上較為鬆散,相對於空間裏多柱子的特性,左右兩側觀眾席的視角方向亦略為欠佳,某些固定的演出地方完全被柱子擋著,讓人看不清演員的演出和肢體動作。若是說主要表演區域的使用比率,整個場地實際使用區域並不多,沒有用到的地方用棧板堆高,柱子也擋住了特定座位的視線。場景和道具上用了比較寫實的佈置,比如沙子和包裹,而表演形式變化十分多樣,從一開始氣氛凝重的抽象形體動作,到後來歡樂的音樂拍打、歌唱和煮食表演的對白,劇情的結構穿插在寫實和抽象之間。時間上跨度之大,傳達的訊息繁多和形式的多樣化,導致焦點過於鬆散,反而令故事的進展難以讓觀眾消化。若要述說遷移史,或許更需要釐清所描述特定群體的遷移者身份和它的定義,呈現的是純粹從個人回憶出發,還是定位於特定群體所認知的遷移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