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城市藝穗節評論
「第十六屆澳門城市藝穗節」由澳門文化局主辦、民政總署協辦,並於一月十三日到二十二日舉行,是次藝穗節以「腦作」為主題,標語為「腦作藝術 日日嘗鮮」,因此可以將主題理解為呈現「絞盡腦汁、努力創作的大盛宴」,亦即每觀賞一齣劇,就像品嘗本地或他鄉異國風情的佳餚一樣。今年城市藝穗節共有二十三個節目,外來節目約佔一半,本地節目佔約三成,本地與外地合作節目佔大概兩成,外地表演團體分別來自葡萄牙、愛爾蘭、比利時、香港、台灣等地。地點大多數在非常規演出場地舉行。根據官方網站資料,藝穗節表演節目類型分六種,包括舞蹈、戲劇、形體、親子、互動和環境。[1]「城市藝穗節」的核心特點之一是非常規演出場地的運用。澳門劇評人莫兆忠於《慢走,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一書中指出,澳門的「環境劇場」可分為三大類——「文物建築」、「公共空間」及「閒置空間」。[2]筆者於今屆藝穗節觀演的場地多數為「文物建築」和「公共空間」,而此文章將以不同空間類型分段,來敍述不同劇團於空間的運用與觀賞經驗。
文物建築空間:歷史回憶與劇場演出的並存狀態
佐川大輔導演的《生之葬禮》由來自澳門的陳飛歷編劇,並由日本劇團「Theatre Moments」演出,演出地點為大三巴遺址廣場,亮點之一為演出地點的獨特性和劇本與演員所產生的文化差異。由日本人演繹澳門人的故事,可以擦出怎樣的火花?演出前編劇陳飛歷向觀眾表示此劇為十年前寫的一個劇本,故事內容為前往參與好友父親的葬禮,從而道出自身與父親於不同時期的感情轉變與當中的感悟。演出的主要場地為遺址後方的一片空地,演員有時候會運用到走廊和走向地下室的樓梯,劇中道具的運用手法為一物多用,行李箱除了是行李箱,還是棺材、儲物箱。大三巴遺址廣場的歷史氣質為表演製造了靜謐的獨特氛圍。在1837到1854年期間,遺址後部份曾被用作安葬教士的墓地[3],並於1990至1996年期間建造了現在的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和墓室。[4]劇中關於「生死」的題材和遺址的空間和歷史互相呼應,並營造了歷史回憶與劇場演出的並存狀態:
「公共空間不但成為表演場所,還關注到空間所盛載的現實功能、集體記憶、文化及政治意蘊,讓藝術作品因生活場景而發生。」——莫兆忠[5]
雖然演出內容和遺址的宗教文化、集體記憶及政治意蘊不大相關,亦未能將表演空間特有的物理特點、歷史痕跡和表演空間發揮到最大化,到劇終時煽情的生死感悟亦沒有將觀眾拉回劇中應有的投入感中,但此劇的一個特別之處是將故事中的本土語言轉化成日本版的澳門故事,當中最為深刻的是一位演員道歉時九十度彎腰鞠躬,頭頂面向觀眾。
同在文物建築空間演出,來自台灣的「明日和合製作所」呈現的《坐坐茶室》以情境再現和互動體驗的形式,重現青樓文化、「客人」與青樓工作者之間的關係。演出中八位演員均穿上各式各樣的服裝,包括旗袍、軍裝、女僕服裝等,和八位觀眾配對成一對一的組合,並在往後大部份的時間中作一對一的演出。從情境設置與體驗方面來說,大概有五部份:蒙眼按摩、配對遊戲、替觀眾換裝、紅幕下跳舞、天井裏的氣球拍打。
由觀眾與演出者代入演出所設定的角色,模糊了真實世界與演出中的身份,提出了表演中私人和公共領域開放性的問題,並探討著觀者和演出者之間精神和肉體的情感關係與可能性。在演出所設定的再現情境中,《坐坐茶室》帶來最強的感官衝擊是為觀者創造了新的身份和角色(即演出中的尋芳客),新角色的結構與創造需要突破私人感情的範圍,而從一開始的接觸,便是衝破私人領域的嘗試與肢體溝通的練習,隨著演出者的帶領下,循序漸進地強化了觀者的投入感和與演出者之間的情感張力,此身份和角色亦會因應演出完結而消散殆盡,因此可以說是被建構的觀者角色肯定了演出者的存在,而演出者的角色強化了觀者的存在,觀者與演出者缺一不可。
在此,可以引用法國策展人卡特琳.格魯在《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裏的藝術創作》中的論述:
「有別人看到我們所看到及聽到我們所聽到的,才可以讓我們確認世界與我們自己的真實存在;私密領域在現代或公共領域敗壞之前的時代并不發達,私密領域需要經常去強化及豐富主觀情感與私人感情的範圍,而這種強化總是依賴我們對於世界及他人真實存在的肯定。」[6]
除了跟觀眾親密互動帶來的衝擊和情感迴響,《坐坐茶室》與演出地點福榮里九號亦有著歷史文化上強烈的迴響。福隆新街及福榮里建築群是澳門曾經的「紅燈區」,而福榮里九號始建於十九世紀,澳門西菜麵包工會曾於五十年代遷入福榮里九號作為會址,現已改建為推廣文化歷史的「青樓坊」綜合文創空間。[7]以三十分鐘的表演時間來說,所包含的觀眾互動、氛圍營造、演員表演、空間運用等,整體來說是已很不錯的演出。
嘗試與觀眾拉近距離,以自身情感作為其中元素的劇場演出還有「Dafa偶戲劇團」(約旦)與「滾動傀儡另類劇場」帶來的《巴勒斯坦大飯店》。《巴勒斯坦大飯店》的演出者兼導演胡辛.阿比以自身故事為題,透過偶物操作和為觀眾煮飯的形式,講述了自身成長的甜酸苦辣:在約旦巴夸難民營的經歷、於敍利亞求學的大學時期,到後來於捷克攻讀戲偶及劇場導演課程。胡辛.阿比以精湛的演繹方式,將自身經歷娓娓道來,說故事的節奏亦控制得非常好,當中以米粒比喻成親朋戚友的部份,並用唾液將米粒黏到手指上,再將米粒放到印有地圖的枱上比喻物理上的遷移,十分幽默風趣;在另一部份又將米粒比喻成飽受壓迫的人民,演出者話語未落,便激動地一手捶向枱上,看似憤怒的肢體語言,似乎是另一種無奈與絕望的無聲吶喊,米粒頓時飛散到地上和觀眾面前,暗喻了當地政治變動,人們迫於無奈被驅散、移居到其他地方。由於米粒飛散跌落在地上,觀眾無可避免地踩在米粒上,而這種腳上的觸感帶來了絲微的傷感之情。不得不提的是,身兼舞臺監督、佈景設計及技術操作的Réka Deák所製作的偶物,與阿比的表演,整個氛圍配合得非常和諧,還增添了不少幽默感。表演場地是在帶有阿拉伯式建築風格,還在修復過程中的何族崇義堂裏,這將本地歷史回憶與劇場演出互相呼應,表演空間與文物空間共存但不互相排斥,令整個演出有著更深層的連結和意義。最後以一道家傳戶曉的巴勒斯坦菜Upside Down(Maqloobeh)作為結尾,與觀眾一齊食飯聊天,營造了宴請親朋好友的氣氛,過程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藝術空間中的表演場地
由「點象藝術協會」舉辦的《流動廚房》於一月十三日進行第一場,由何振明和李立勝作主廚及嘉賓,菜式為意大利餐,地點為「牛房倉庫」。《流動廚房》一共舉行九場,每場人數限定為十人。《流動廚房》以「主廚與飯客」和網上直播的形式,每一晚由不同的嘉賓當主廚,來呈現出不一樣的菜式和組合。
開場策展人鄺華歡介紹《流動廚房》的概念來源,是源於一次在加拿大參加藝術節目時,曾與藝術家和其媽媽一同包餃子的經驗,後來發覺整個藝術節最開心的環節就是包餃子的過程。這個經歷令他嘗試在是次劇場創作上,不想過於嚴肅,想要輕鬆一點。接著介紹何振明和李立勝,以前曾經是拍擋的他們,在煮食過程中亦顯得相當合拍,李立勝負責講話,何振明專注做菜。在輕鬆交流之間,菜式也一道一道慢慢完成,前菜包括火腿配無花果及橄欖、水牛芝士加切片蕃茄、希臘沙律、南瓜湯,主菜為海鮮意大利飯,甜品為芝士拼盤加甜酒。《流動廚房》將煮食過程化為作品,讓「主廚」跟觀眾互動聊天,而作為藝術空間的「牛房倉庫」頓時變成了煮食空間。但網上直播的展示形式,對於作品的深化、理解作品的程度有否提升?對飯客之間又有什麼影響?從另一角度看,誰又說藝穗節一定要每時每刻挑戰一些觀念或人們的界限,純粹地用一頓美味的晚餐不可以嗎?回歸菜式上,無疑飯菜很好吃,用料之認真,格調之高雅,實在是意料之外的豪華。食飯期間氣氛輕鬆歡快,一直播著懷舊歌曲,到差不多完結時看著工作人員一路隨著懷舊歌曲哼唱,一路有講有笑,開始慢慢地感受到關係的聯繫,我想這也就是《流動廚房》想要帶給觀眾的一個與別不同、暖胃又窩心的體驗吧。
演出節目:《流動廚房》|點象藝術協會
觀演場次:2017/1/13 20:00
演出地點:牛房倉庫
演出節目:《坐坐茶室》|明日和合製作所(台灣)
觀演場次:2017/1/14 15:00
演出地點:福榮里 9 號
演出節目:《生之葬禮》|Theatre Moments(日本)
觀演場次:2017/1/17 20:00
演出地點:大三巴遺址廣場
演出節目:《巴勒斯坦大飯店》|Dafa 偶戲劇團(約旦)、滾動傀儡另類劇場
觀演場次:2017/1/21 13:00
演出地點:何族崇義堂
[1]「第十六屆澳門城市藝穗節」官方網站,http://www.macaucityfringe.gov.mo/2017/en/。
[2]莫兆忠編,《慢走,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出版,2013,頁 18。
[3] 〈大三巴牌坊〉,澳門文物網,http://www.macauheritage.net/cn/HeritageInfo/HeritageContent.aspx?t=M&hid=18。
[4] 〈大三巴遺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https://www.icm.gov.mo/cn/StPaul。
[5]莫兆忠編,《慢走,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出版,2013,頁 17。
[6]卡特琳.格魯,第三章〈空間與時間的展現〉,《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裏的藝術創作》,頁90。
[7] 〈福榮里建青樓坊活化舊區〉,澳門日報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5-05/10/content_996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