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與合作-「第二十六屆澳門藝術節」整體觀察
「第二十六屆澳門藝術節」的演出有多個為亞洲首演,由此可見文化局努力將世界最前端的藝術形式帶到澳門,讓市民了解世界藝術創作的新趨勢。
本屆藝術節共有25個音樂、戲劇、舞蹈類的演出,當中戲劇演出佔16個,舞蹈演出佔5個,音樂演出佔4個,這些作品中大多以跨界合作的方式進行創作,例如開幕演出《舞詠》由戲劇性的定格畫面為演出打開序幕,舞者在音樂的襯托下用類似即興創作手法呈現生活中各個充滿張力的畫面,第二幕男高音歌唱家進場,配合現場的鋼琴伴奏,音樂彷彿成了演出重點。編舞家從古典芭蕾及浪漫主義時期的藝術歌曲出發,擷取當中元素,以當代手法解構這些古老元素,重新審視當中的可能。而另一個被歸類為舞蹈演出的作品《記憶藍圖II》,當中除了舞蹈外還加入了戲劇、多媒體、裝置藝術與現場伴奏等。創作者企圖用這些元素來拼貼出一個充滿傷逝的澳門回憶,慨嘆不斷變遷的澳門土地。壓軸演出《信任》雖然被分類為戲劇演出,故事內容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背景,暴露各人在金融危機下的種種行為以及對政府、家人及自己的不信任,從而點出「信任」的主題。編劇及導演李希特喜歡跨界創作,在跨界中不斷探索文本及形式的可能,這次與著名編舞家安洛克‧馮‧黛沃克一起參與創作加入舞蹈成份,使語言為主導的文本更具表演性,李希特說:「排練的時候,一個動作可以引發一個場景,有時則是從文本發展一組動作。」在演出中你已分不清舞者、角色及演員,舞台上的人時為舞者,時為演員,功能性取代了所扮演的角色,模糊了舞者與演員的界線,企圖用肢體語言來解讀文本的各種可能。
由上述作品中所見,當代藝術形式的界線已漸催模糊化,舞蹈演出會有男高音獨唱,戲劇演出會看到編舞所創作一連串不生活化的動作語言,以及不以慣常手法編舞,從生活中觀察肢障者特點,以呈現他們精神狀態為主的舞蹈劇場。在這個藝術創作共冶一爐的時代,我們只有保持開放的態度,才能夠擁抱藝術的大同。
此外,在過去兩屆藝術節中,當局均會邀請外地著名導演、編舞等相關人員來澳以工作坊形式授課,再由本地藝術工作者(工作坊學員)及外地藝術家共同為藝術節創作演出,例如去年的《詠舞南音》,主辦單位邀請了香港著名編舞家梅卓燕,邢亮於去年初來澳舉辦了《踏舞南音》工作坊,及後以南音為題材與工作坊學員共同創作一部於藝術節上演的舞蹈劇場。除此之外,過往亦曾邀請新加坡及台灣著名導演郭慶亮、王墨林等人來澳與本地設計師及演員合作,分別製作了《告別︰身體十六章》及《長夜漫漫路迢迢》等演出,而《長夜漫漫路迢迢》後來更獲台灣「兩廳院」邀請,成為2015年「台灣國際藝術節」的節目,透過這種合作、交流的形式把本地劇場工作者的作品帶到外地舞台,既能進一步拓展觀眾群,亦可透過外地專業劇評了解自己的創作水平,對於本地創作起著積極作用。儘管這種短期合作有時會因為缺乏默契而要花更長時間融合及溝通,但能夠與外地具經驗的藝術家合作,對於本地創作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切磋機會。今年藝術節就少了這種互動式的合作交流,由外地導演與本澳團體合作先以工作坊形式再發展到演出的只有青年劇團的《菲爾德2.0慾望與謊言》。相反,今屆藝術節多了一些可以讓本澳戲劇工作者獨當一面的機會,例如獲得第十屆文學獎的得獎作品《決定‧性》便在這次藝術節中被搬上舞台,但礙於本澳編劇發展尚在起步階段,要把一個20分鐘的作品擴展為1.5小時的演出,在沒有專人指導的情況下難免有點失色。希望將來當局在提供平台的同時亦可考慮提供藝術指導等相關協助,使作品能夠在指導下有所提升。
一個藝術節的經營背後盛載了一份很大的社會責任,不應只以演出好壞,票房等等來評價藝術創作的效益,有時過程比結果來得重要,希望有關方面可以繼續保持著這顆勇於嘗試的心,在探索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