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戲劇的初心_第十五屆澳門城巿藝穗節──《無違和世代2.0》劇評
感謝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IATC)安排,筆者有幸欣賞本年度「第十五屆澳門城巿藝穗節」不同類型的藝術節目,亦能與來自港澳台的藝評人、策展人等文化界前輩交流討論,獲益良多。
是次活動安排了團員欣賞兩個節目:戲劇《無違和世代2.0》和電子音樂表演《非現實現2015──多媒體立樂會》,另參加座談會「每週劇評擂台陣」。以下的評論集中討論《無違和世代2.0》(下稱《無》)。
《無》是台灣劇團「濃妝淡抹劇坊」的作品,曾參與2013年度「台灣藝穗節」。劇團成立於2012年,演員是六位近四十至五十多歲的媽媽。導演在場刊中開宗名義說道,媽媽們追求的不是精進的表演技巧,反而是導演想透過她們的樸質和真誠說出屬於她們的故事。這讓筆者想起香港的「四月天劇社」[1]。該劇社由香港非牟利的服務中心統籌,主要由居於天水圍(香港較多草根階層和新移民的社區)的家庭主婦組成,在社區會堂或商場作不定期演出。曾演出的劇目有《「說」「夢」奇緣》、《燈光下的圍城》等,說的也是社區內女性的故事,甚至諷刺時弊。因著這樣的背景,不難挑剔這類劇場的演員的表現技巧、場景的簡陋、道具的粗糙,但在期望表演性之餘,更應好好發掘其帶出的氣氛、驚喜、節奏和感動。就這些方面來說,筆者頗為喜歡《無》。
《無》分成數幕:吵鬧的派對和媽媽反寸《水滸傳》眾好漢把酒言歡這兩幕,比較有明顯的故事性及對話,具一般的戲劇的元素,接著是舞蹈,最後各位媽媽輪流述說各自的故事。各場間穿插中外流行曲,補充敘事性。在有限的劇場空間中,道具的調度和運用靈活多變,意像豐富。像派對中的桌子、桌上的汽水和大餐(實為水和零散的糖果)同時是水滸英雄的酒水和盛宴;英雄手上的地拖鎌刀、唇上的假鬍子、完全不搭調的衣服髮飾等,既是順手拈來之物,又能惹人發笑,達到這幕喜戲的效果,看似突兀,卻又配合「無違和」的主題,是計算得宜的效果。而演員們身上的衣飾,基本上是西裝或隨意披搭在身上的日用大衣,或繞在頭上作髮飾的領帶。男裝女穿的同時,亦見女性化的珠鍊和高跟靴子,隱隱透露出在這群媽媽無論在人生的旅途中被磨練得多堅強,在強悍的鬚眉表像下,同時是剛中帶柔、承擔起孕育孩子、照顧家庭重任的巾幗女子。這與英雄們圍坐一起不停大笑的一個小片段相呼應:她們誇張地不停大笑,笑得眼淚直流,停了一會,又再笑。筆者初時難以明白此舉動的意圖,但細想之下,這何嘗不是一種對現實無奈的苦笑? 這些媽媽們生於六、七十年代,正值女性地位漸漸提高的時代,其責任亦比之前只待在家中處理家事的婦女沉重。台上的媽媽們都是職業女性,有當教師的,有當藥劑師的,在家庭和工作間不得不放棄私人時間或所愛的活動,需待孩子長大,甚或退休後才能騰出時間追夢,正如其中一位演員在獨白環節中自述退休後的種種計劃,臉上盡是享受的表情。因此,筆者特別喜歡劇中的蘋果帶出的寓意。開場的時候由媽媽削皮,紅色的果皮下慢慢露出鮮嫩的果肉,削了皮的蘋果被放到一旁,靜靜地看著一幕幕終結,終場時一位媽媽拿起那個發了黃的蘋果,爽快地一口咬下去,然後灑脫地說:「(劇)可以完了。」簡單一段,強烈地表現出女性的自主,任時間流逝,芳華不再,這群婦女對自己的人生依然可以自信自主,獨立美麗。媽媽在派對中的衣飾打扮由濃豔至最後獨白環節中的素淨,象徵著她們褪去了社會給女性的面具,真誠地將自己的故事與觀眾分享,這個時候,她們是演員、媽媽、太太、媳婦,和最基本的作為女性的自己。這種純真直白的交流沒有故事性,沒有花巧,卻最動人。
這個「媽媽劇坊」向社會,尤其是女性,傳遞出正面的信念,給予啟發,以個人/社區為始,亦以影響社區/社會為終,正正就是社區藝術的其中一個意義。此劇目現在甚至跳出台灣,來到了澳門,將其影響進一步擴展,於相類的劇場,實屬鼓舞。媽媽們的表現真摰動人,亦看得出劇團的誠意。劇團雖為非主流,但不等同非專業,想在喧囂的世道中尋找一點純粹的觀眾,這個劇目是不錯的選擇。
[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10102/14826674